電子政務也陷尷尬之境
電子政務建設不僅僅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會,它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對眾多活躍于電子政務市場一線的軟件廠商而言,眼下的市場環境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勿庸諱言的是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各機關單位復雜多變、信息化執行難度大,以致國內電子政務實施成功率和滿意率不到40%,一些地方電子政務甚至陷入一種“高級擺設”的尷尬境地。而不少致力于電子政務研發推廣的軟件廠商也未嘗到多少電子政務的“甜頭”,舉步維艱。何以致此?
一是電子政務缺乏專業化、細分化的解決方案。不同地方、不同機關單位有其不同的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和個性化需求,但目前電子政務“通用性”明顯。以行政辦公軟件OA為例,目前多數OA產品缺少個性化,缺乏細分化,沒有較強的部門機關特性,“博而不專、泛而不深”,難于盡其致,也使不少軟件廠商在搶政府單子時敗陣下來。
二是在研發推廣電子政務產品時,缺乏整體系統的平衡掌控,融合性不強。近些年,不少機關單位建立自己的OA、行政審批系統,并陸續引入GIS、MIS、BI等軟件,這些系統提升機關單位管理效率的同時,由于系統各屬于不同軟件廠商,容易形成各自割離、各自為政的信息孤島,數據難于互相調用、協同。加上,行政體制上的障礙也給Cye.com.cn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共享帶來了困難,無法有效形成整合效應來幫助機關部門更高效地管理和決策。這些因素或使機關單位望而卻步,不敢全力推廣應用。
三是各地、各級部門單位領導對電子政務的認識存在差距,推廣力度不一,加上從中央到地方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電子政務應用平臺和相應的標準規范,網絡資源不統一、不規范現象普遍存在,制約電子政務在全國各地的推廣。
另外,目前國內眾多電子政務方案解決商中,真正擁有自身核心技術的品牌不多,產品技術與服務水平也良莠不齊,也令電子政務發展參次不齊。
因此,對軟件廠商而言,要分食蛋糕,則需要苦煉內功,提高產品的業務應用可靠性,保證服務與后臺支撐體系的持續,深刻理解政府業務需求,為我國各級黨政機關提供針對性強、易用好用、安全可靠、性價比優良的信息化產品,才能搶占商機,撈個盆滿缽滿。只有政府和軟件廠商之間形成這樣的良性互動,才能更好地推動電子政務不斷向前,一個高效廉潔、勤政為民的陽光政府必將矗立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