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浪潮成就了多位中國首富以及一干上市公司,現在,一個號稱比互聯網更大的概念迎面撲來。
自去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考察無錫物聯網中心后,物聯網這一概念迅速升溫。除了資本市場熱炒,各地方政府也競相上馬物聯網項目。
記者了解到,由于資金需求量巨大,無錫的一些物聯網研發企業已經急于尋找融資。在這樣的背景下,5月18日,國內首個“物聯網產業基金”在無錫成立,首期出資10億元,計劃規模50億元。
不過,相比于互聯網的“草根性”,物聯網從一開始就帶有非常強烈的政府痕跡。目前,產業推動者是無錫、上海等地方政府,埋單方則主要是一些公共事業項目。在大部分投資人看來,現在進入這樣的行業還“看不大清”
物聯網燥熱背后
“發展階段太早了,還看不大清。”這是記者接觸到的多數投資人對物聯網的觀點。
無錫物聯網受到各界關注之后,上海也宣布和中科院上海微納所合作,在嘉定區成立“上海物聯網”中心,并計劃在浦東著重發展RFID技術。蘇州市政府則聯手中國移動(行情,資訊,評論)簽署合作協議,計劃把蘇州打造成物聯網區域應用中心。
物聯網概念火熱的背后,則是投資人的困惑。“物聯網泛指的太厲害,到現在我也不太懂它的具體定義。”常春藤資本合伙人尹東海表示。
據悉,物聯網的一般定義是:通過RFID、傳感器、GPS、激光掃描等各種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事實上,根據這樣的定義,物聯網可以容納的產業太多,并且許多內容并不是新東西。企業蜂擁而上之后,很可能由于同質化或者太分散而得不到資本的青睞。
“物聯網項目中短期對于資金的需求很巨大。”清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劉星表示,“像無錫的一些研發企業已經到了彈盡糧絕或者缺油少米的階段,非常窘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