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S1線“環境影響評價”開始公示,并邀請公眾參與。北京要修建磁懸浮線路的消息迅速傳開,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場曾在滬杭線產生的爭論因此被再度掀起。
沿線小區居民擔心電磁輻射、噪聲影響,聯名反對。支持和反對中低速磁懸浮項目的專家各執一詞,而公認標準的缺失讓爭論難以趨向一致。
一個已經研究數十年的技術、一個被列為政府重點支持的科技項目,此前在走向應用之途中已歷至少兩次失敗。中低速磁懸浮的首度應用,為何鎖定北京S1線?
1
環評公示引發居民擔憂
本月5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鐵科院)網站發布了一條公示,引起媒體及公眾關注。
這條《北京市軌道交通門頭溝線(S1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公布了S1線的具體走向、長度、車站等情況。
《公示》特別提出,希望社會各界從環保角度出發,說明對該項目持何種態度及原因。此次環評包括城市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15項內容,并以生態環境、聲環境、電磁環境及公眾參與為重點專題進行評價。
這條貫穿海淀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的軌道交通,曾備受門頭溝人期待。這個本市西部的郊區,冀望借S1線建立的交通便利,助力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