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色的指甲油、染成紫紅色的頭發,梁雅麗并不符合中國工人的固有形象。 梁雅麗出生于海南的農民家庭,今年22歲,此刻受雇于一家鎖具工廠,她的工作就是包裝成品。
她和兩個朋友合租一套公寓,吃飯大都下館子,星期六晚在酒吧跳舞或是去KTV唱歌。 晚上睡覺前,她有時會玩一玩“開心農場”這樣的電腦游戲。
和許多在中山打工的人不同,雅麗知道那些罷工事件,這可能是因為上個月本田工人罷工發生的地點離她的工廠不遠。 她對罷工者表示了同情和支持,不過她也表示沒有興趣追隨他們。 “我們老板人不錯,工作也很輕松,我沒什么好抱怨的。”她說。
梁雅麗的同事,27歲的李靜玲(音譯)點頭表示同意,并稱她們公司會在工人間組織體育活動,并允許工人在周六穿便裝上班。 當話題轉向她的父母,李女士說Cye.com.cn自己為他們難過。 “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說, “不管婚姻出了什么問題,他們都不會放手。 而對我們來說,婚姻和工作一樣,如果變得糟糕,我們就換。”
回到那一長溜的招工站點,午后強烈的陽光已經讓求職者的人數變得稀疏,只有一些態度粗暴的人在那兒糾纏不清。
向青(音譯)是一位22歲的招工者,她正為富妮萊內衣廠招募工人,在遮陽棚下,她顯得無精打采又楚楚可憐。 她的工廠正常情況下需要2700名工人,而現在還缺700人。 雖然盡力吆喝,她也不得不承認招募“愛廠如家”的工人已經越來越難了。
向女士抱怨太多年輕人不愿吃苦,“他們都被寵壞了,缺乏耐性。”她說。接受完我們的采訪,她又回過頭閱讀自己的消遣,一本叫做《Beauty》的女性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