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服裝加工商這樣向記者介紹自己的盈利原因,“去年下半年,羽絨的價格是每公斤100多元,比2008年便宜了一半,而終端羽絨服的價格沒有降,這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盈利空間。”
但是,這樣的景象沒有持續太久,“現在羽絨的價格又漲到了每公斤200多元,面料的成本也在上漲,加工羽絨服的利潤被大大壓縮。”據了解,防寒服是2009年利潤較高的服裝加工產品之一。
上述常山恒新市場部蘇經理對目前的狀況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原料價格究竟會漲成什么樣,我們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他說。
有消息稱,由于受到棉花供應量和價格的限制,在山東已經上演了中小棉紡廠大面積停產的一幕。
按照漲價規律,棉花漲價帶動紗布漲價,再帶動到服裝漲價,“大概在春節前后就會有所體現。”蘇經理表示,“如果下游不能接受高價,那就只能停產和減產。 ”
紡織業減稅政策欲出
原料成本的壓力只是紡織行業面臨的壓力之一。當前,地方政府受節能減排指標壓力,紛紛采取對工業企業限電的措施,紡織業加工工廠作為耗電大戶,也在限電范圍之內。
有消息稱,在浙江部分紡織企業按照不同設備的耗電量,“根據節能減排要求執行停產50天,加彈機將停產20天”。
同時,山東也有19家紡織企業被限電停產。
事實上,早在3個月前,王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便提到,“年底地方政府為完成節能減排指標將會采取限電行為,尤其針對紡織行業這種輕工業。”
當時,記者將這種意見轉達給紡織行業人士和投資公司,但很多期貨分析(博客專區)師在聽到此消息后并未“動容”,他們認為拉閘限電并不可能。然而,三個月后,國內多個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開始了拉閘限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