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一度有業內人士把它們認做互聯網行業難以撼動的三巨頭,沒有誰再能引領新模式來望其項背。但2010年,許多新狀況讓業界眼前一亮,團購、開放平臺競相上位。
近日,多家電子商務外包廠商被風投機構瘋狂追逐,也讓電商外包這個迷失了十年的模式浮出水面。隱形的2000億元財富,可支撐10余家上市公司的市場規模,諾基亞、杰克·瓊斯等數以萬計愿意投身電商推廣的傳統企業,讓掙扎了許久的電子商務外包商有了咸魚翻身的雄心。
大品牌背后10年艱辛
“我們的電子商務外包業務已達數億元規模,收入已達上市標準。”北京興長信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磊表示,公司目前服務的客戶有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國際手機品牌。更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外包業務在美國已經達到千億元的市場規模,但在國內還是方興未艾,潛在的市場規模有2000多億元。
但“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電子商務外包企業與世界500強企業達成合作的這條路卻并不平坦。據介紹,這些電子商務外包企業當年曾與阿里巴巴、易趣等同屬國內電子商務領域的第一批弄潮兒。當眾多B2C、C2C企業2000年逐鹿中原時,興長信達也選擇上線手機B2C網站18900手機網。但之后卻在這種模式上艱難徘徊。“上個月賺500元,下個月又賠300元的情況時有發生。”
面臨資本風險,一批掉隊者開始考慮尋找新的業務方向,以原有的“賣手機”經驗,2002年,興長信達成為摩托羅拉(中國)官方網上專賣店惟一指定運營服務商,開始潛伏幕后,陸續為多家國際手機品牌網店打起“長工”,也正是從此刻開始一步一步摸索起電子商務服務外包模式。
當淘寶、易趣、當當、卓越等繼續在C2C、B2C戰場廝殺,嘗到電子商務外包甜頭的一些電子商務企業選擇避開電子商務亂戰的正面沖擊,安心為品牌商的電子商務推廣服務。而這條看似被逼出來的路一走就是十年。“外包業務已經占到我們總體業務的70%-80%左右。”劉磊表示,十年來沒有接受過一家VC/PE投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