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驗田摸透門徑
替別人做電子商務,經驗從何而來?況且最初的2002年,中國的電子商務業務本身還在摸索和廝殺,不計其數的企業沒能熬過萌芽階段而死去。同樣也是在B2C模式上陷入困境才被迫拓展外包業務的電子商務外包商,如何能讓國際品牌相信自己有給他們打工的實力?
“其實直至現在,這個行業還存在一個尷尬的現實:壓貨。”一位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從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傳統企業進行電子商務推廣或者建網上專賣店雖然會選擇電子商務外包商代為建站、運營,但如何保證收益是個繞不開的問題。一般來說,電子商務外包商也是客戶的經銷商,“既要幫著建站、運營,還要負責銷售,這部分貨源是買斷的”。
靠壓貨能勉強維持雙方合作關系,但對專注電子商務外包業務的企業來說,對自己擴大品牌影響力是個難題,這也是十年來電商外包環節頗為低調的原因。
他們需要通過更快捷的方式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可信度。而讓別人信任的最好方式就是“言傳身教”。事實上,即便外包業務收入占比高達七成以上的興長信達依然沒有放棄曾經讓自己陷入困境的B2C業務。據了解,這家公司目前依然運營著手機銷售網站18900手機網、手機社區網站手機之家以及箱包網購商城燒包網。
“現在,18900手機網、手機之家、燒包網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增長已經比較有限。”但劉磊表示,“這三大網站是排頭兵,更像我們外包模式的試驗田,為運營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運營商的外包提供切實的經驗”。按照劉磊的說法,先在自己網站進行實施、調整,從自己B2C網站的消費者身上吸取經驗,形成理論知識,然后輸送給品牌客戶,獲取更高的利潤。據悉,該公司年收入已超過5億元,毛利率為30%。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