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飛機制造 飛向高端消費的天空
所謂通用航空,指除公共運輸航班客、貨運輸活動外的所有使用民用航空飛行器的活動。通用飛機主要分為四大類:直升機、活塞飛機、渦槳飛機和噴氣飛機。從用途上看,全球通用飛機約50%為私人飛機,10%為公務機;因此,通用航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有錢人的游戲。
全球通用飛機總數約為34萬架,其中美國22萬架份。但是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通用航空器只有900余架,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甚至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根據“胡潤財富報告”我國億萬富翁數量已超過5萬人,需求并非發展滯后的因素;我國通航發展落后的瓶頸主要是我國低空空域尚未全面放開,此外機場的數量少、密度偏低,基礎設施落后也制約了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
隨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以及通用航空制造列入新興產業“十一五規劃”當中,低空域政策對于通用航空產業的制約將成為歷史。我國也有意鼓勵通用航空器的購買從而將高端消費留在國內,帶動國內一系列產業的發展,更多地提供相關就業崗位。根據《改革指導意見》低空開放將未來需分層次、分區域逐步開放,未來將增加北京、蘭州等五個區域的試點。我們預計不久會將試點區域擴大至省甚至更大的區片,2015年有望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放開。
未來十年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將分為兩階段。我們認為未來十年我國通用航空發展分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十二五”期間處于市場鋪墊和積累期:低空域開放首先需要機場、空管和航油等配套逐步完善;通用航空運營業務也將直接開展;由于細分市場較為成熟,外資品牌通航飛機在此期間將占據大半江山,國內與外資品牌合作的維修企業將直接獲益。第二階段:“十三五”期間,國產通用飛機制造商通過與外方合作逐步積累并逐步推出新品,國產航空制造將后來居上,并與國際接軌開始逐步走出國門。
我們預計2010-2020年間我國通用航空飛機需求市場容量將達到1500億人民幣,將會帶動通航運營和維修—機場及空管配套—通用飛機總裝—國產飛機核心部件制造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