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近百萬元的暴利
12日,記者趕往距離鄒平有160多里外的惠民縣,一路上可見大小不一的加油站,分布在道路兩旁。
記者采訪了解到,由于近些年來打擊力度加大,這些輪胎煉油作坊的選址更加偏遠,一個主要的特點是,煉油廠址建在縣與縣的交界處。
一位私家車主向記者稱,在惠民縣與商河縣的交界一帶,存在著許多煉油廠。當晚7時,這位車主帶著記者沿316省道,一直向西,出惠民縣界不久,車子拐進一片樹林里,在一條坑洼不平的小道顛簸了約莫十多分鐘,才隱約看見星星點點的火光。
據司機稱,這家煉油作坊存活了一兩年了,因為太隱蔽,而且周邊沒有村子,很少有人向有關部門反映。
廠區內沒有燈光,記者摸黑進入,地下扔滿了許多廢舊輪胎、鐵絲、磚塊,初看上去,該廠占地足有十多畝。
當晚,這家廠子的老板醉酒,早早睡下。盛勇便帶著記者,握著電筒,一高一低地走進煉油的所謂核心工作區。4個煉油罐被架起,旁邊是氣爐,從進料系統、罐式冷卻系統再到出油系統,工藝粗放且簡單。
槐曉濤向記者簡單介紹了用廢輪胎煉油的原理:將輪胎放入煉油爐中,高溫加熱之后,形成了餾氣,通過管道將餾氣進行冷卻,就能形成柴油。其后形成的炭黑,再用作煉油燃料。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
就是這樣的一套設備,盛勇所在的這個廠子,每天需要“吞吃”廢舊輪胎88噸。而這個無名輪胎煉油廠,每個煉油罐的純利潤在5000元左右,每天這個廠子凈賺2萬元。同時每天產生的鋼絲還有好幾噸,按照每天88噸的輪胎消耗量來算,可產生鋼絲近30噸,而每噸鋼絲售價在1500元左右。因此就這樣一個普通的煉油作坊,油品和鋼絲兩項收入,每月的利潤接近70萬元。
盛勇說,他們的利潤隨著國際油價的起伏而不同,國際油價高時,他們賺得更多。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可以上十多個煉油罐,一天的利潤非?捎^。
據盛介紹,“通過油販子將這些油運往大大小小的加油站,每轉一次手,價格相應提高。最終的售價可能每升在6.3元左右!
另外的一個渠道是被分布在道路兩旁的私人加油站買走。13日上午,記者在山東省316省道兩旁,走訪數家加油站了解到,每升汽油價格最低6元,這與兩大巨頭的柴油售價整整相差1元左右。
油荒催熱的畸形繁榮
濱州市環保局一位袁姓主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些年來針對非法煉油廠的打擊力度很大,但由于輪胎煉油的技術非常簡單,打擊之后容易出現反彈,“可能今天取締之后,明天又開始煉制了!
據盛介紹,目前山東的輪胎煉油產業,基本上以鄒平為中心,西至濟南、聊城一帶,北到惠民、慶云,南至棗莊、臨沂,東到青島、萊蕪等地,普遍都有。
2006年末,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聯發了《關于開展廢舊輪胎土法煉油整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稱,隨著石油價格的不斷升高并持續處于高位,利用廢舊輪胎土法煉油的現象有蔓延之勢。廢舊輪胎土法煉油二次污染嚴重,對周邊環境構成較大威脅。
而在油荒之下,山東的非法煉油業又咸魚翻身,漸成氣候。盛勇在暗夜中帶著記者,參觀完廠區后說,“有機會我也會自己開一家煉油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