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已經植入人們的生活,公關的網絡日益龐大,對于大眾來說需要一雙火眼金睛去霧里看花。
這個被視為朝陽產業的行業,一直就未曾理直氣壯地走入陽光。面對接手的“臟活”,一些公司在眼前利益與行業自律之間,仍要在內心進行一番激烈搏殺。天堂或者地獄,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網絡公關成為“標配”
作為網絡營銷從業者,趙勇的心情如同北京的天氣,開始進入到冰點。在蒙牛公關“詆毀門”之后,他被很多媒體記者約談網絡營銷,這背后的潛臺詞,他明白。
從2005年進入網絡營銷行業,趙勇先后任職過三家網絡營銷機構,他現在供職于北京東北四環的某著名公關機構,他從業的這幾年,網絡公關已經成為國內公關業的當紅炸子雞,他算是陪伴著這個行業一起走過來的。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就國內公關服務業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網絡公關業穩坐公關行業內各類服務模式中收益增長比例和收益增長趨勢的第一寶座,年服務毛收入逾10億元人民幣。行業調查顯示,2008年網絡公關占整個公關市場比重的6.3%,約8.8億。這是一塊碩大的新鮮出爐的蛋糕,眾人爭搶。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整個公關市場的年營業規模約為168億元。盡管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年的公關市場增長率還是達到了20%左右。在排名靠前的公司中,前四家的年營業收入均超過1.5億元。
相比之下,網絡營銷在其中的份額雖微不足道,但發展勢頭迅猛。
火熱的網絡市場自然離不了網絡公關,事實上,網絡公關已經成為任何一家公關公司的“標配”。傳統的頂級公關公司匆匆成立所謂新媒體部門或是互動營銷部門,早年的網絡推手則努力擺脫單純炒作的草根形象,做起了網絡公關營銷公司,像幾年前鼎鼎大名的“三大網絡推手”、立二拆四、浪兄等知名人士,搖身一變都成了網絡公關公司的頭。
至于什么是網絡公關,大多學者認為網絡公關是指企業借助聯機網絡、電腦通信和數字交互式媒體的威力來實現公關目標的行為。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公關公司委員會秘書長田大勇曾撰文寫道,網絡公關是媒體環境變革和市場需求轉型趨勢所帶來的被動產物。
在國外,網絡營銷已經出現了經典的案例。2009年12月,一則以“滑冰嬰兒”為主角的美國網絡視頻廣告以6天4500萬次的點擊率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視頻中,一群穿著紙尿褲的可愛寶寶竟然滑旱冰,甚至大跳最流行的街舞。
這個視頻的幕后,是國外某網絡營銷公司為法國依云礦泉水做的一個創意廣告,以“滑冰嬰兒”來推銷這款新產品的年輕化理念。
像“滑冰嬰兒”這樣成功的網絡營銷案例,國內也有初步的成功案例,“封殺王老吉”被認為是網絡營銷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正面案例。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生產王老吉的加多寶集團立即豪捐1億元。地震賑災晚會后第二天,5月19日晚,一條名為《讓王老吉從中國的貨架上消失,封殺它!》的帖子出現在天涯論壇上,迅速成為網絡熱議話題。事后發現這是一場高明的網絡營銷:原來發帖者所指的“封殺”其實是要表達“買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買一罐!”的意思。
此外,藍色光標推出的“司馬TA”、“斑馬人”等,都是通過抓住文化網絡的某一種特質,抓住消費人群的眼球,堪稱比較成熟的案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