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產業的困惑
在北京,鏈家地產去年經手的業務額超過600億,幾乎和排名第一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銷售額相等。但巨大的困惑也存在發展之中。
我愛我家控股公司董事長兼CEO劉田及盧航、左暉曾在不同的場合發出相同感嘆,“二手房經紀業務是風雨飄搖的朝陽產業,行業剛開始,但基礎仍舊脆弱”。
他們均承認,整個行業仍有些不規范的地方存在。在“2010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發展年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房地產估計師及經紀人學會秘書長宋春華指出,房地產中介進入門檻低,無序競爭現象嚴重,有些經紀機構為爭奪房源客源,惡意詆毀別的機構,突破了職業道德底線。有的故意隱瞞重要信息,發布虛假廣告,損害當事人的利益,有的參與炒房。此次年會透露的數字還顯示,目前全國房地產經紀已達100萬人,其中真正具有(資質)證書的只有幾萬人。
大型中介公司也期待行業環境的轉變。盧航指出,很多糾紛沒有“上位法”進行裁決,無法明確權利和業務;很多小公司偷稅漏稅現象嚴重。他呼吁,行業里應該多一些上市公司,會有利于市場的規范,增強中介公司的抗風險能力。而大公司代替小公司,行業集中度提高也是趨勢,將避免小公司的短期行為出現。
困惑左暉的是,不僅一些購房者的權益得不到保護,中介自身的權益也難以得到保護。例如,每年大概產生10%的跳單現象(是指房屋的買賣或租賃雙方通過中介機構建立聯系后,甩開中介私下成交)。為了優化服務,鏈家今年巨額投入IT平臺的建設,運行幾月后卻發現被其他小中介公司利用。在鏈家的系統上選房完畢后,再以低廉的中介費促成成交。但左暉認為,中介公司要想更好的發展必須得加大投入,無論是管理和服務,他希望能從法律上給與企業一些保護。
另據了解,建設部將很快公布“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