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租車?這些生活方式不新鮮了。
在“邦家”,各類家具家電、健身器材、數碼產品等一應俱全,且運輸、安裝和售后服務都無需你操心。這些都不賣,是用來租給你的。
國內首家家居租賃店邦家租賃在廣州開張,其CEO蔣洪偉運用“不是船靠岸,而是岸靠船”的逆向思維,改變傳統家居用品銷售渠道、打造“大租場”的新商業流通模式,將企業積壓的庫存變為“活錢”,讓消費者的“資產消費化、消費資本化”。
這一模式不僅吸引了廣州兆晉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香港美滿投資公司等幾家風投機構共同投入的首期3億元啟動資金,還引起了國內部分風投以及美國前兩大租賃巨頭HomeEssentials和巴菲特旗下的 “寇特”的注意,寇特公司表示今年將參股邦家。
只租不賣,以信用分等級
許多收入不菲的都市白領,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在耐用品消費上采取了購買觀望姿態,即使收入不少但生活質量卻提高不多;很多跨國企業和國內企業高層到異地駐點時,想購置完備的家庭用品,無奈回母公司時一切都帶不走——他們確實需要高品質生活。2007年,具有多年家具物流經驗的蔣洪偉在廣東及周邊地區考察發現了這個問題,參考國外經驗,他看到了“租賃”的商機。
去年12月,蔣洪偉的邦家租賃14000平方米的旗艦店終于正式亮相,大到汽車、鋼琴、客廳雕塑飾品、整套家具與家電、兒童游樂設施,小到健身器材、筆記本電腦、手機、皮包、書畫、燈飾……五花八門的物品統統用來租賃,其目標消費群體分為私人租賃與集團租賃兩種。私人租賃細分為新婚、新裝、新居人群、流動人口的白領階層、境外在華的商務人士等;集團租賃細分為三星級、四星級、經濟酒店、新開辦的小型企業、事業單位與職業學校。
其實,在邦家之前我國也有星星點點的電器租賃公司,但規模普遍較小,品種也不全,而且出租的家電大多老舊不堪,這些企業在開張之后很快就銷聲匿跡了。所以,蔣洪偉總結了前輩失敗教訓,邦家的 “性格”也被塑造成“全”、“新”。“我們大批量向家電廠家采購家電,而且對廠家提出綠色、環保、節能的嚴格要求。入選的家具廠商一定是行業內的大品牌,特別在環保上,要求國家環境認證。”他說。
顧客在租賃時,顧客個人的信用度和商品類別可能直接影響著所付的費用。比如一輛價值10萬元的轎車,租用一年,如果顧客有銀行信用擔保只需一成保價即1萬元就可輕松享有駕車生活,沒有信用擔保的顧客則需付三成即3萬元才可成為暫時車主,不過,兩類“車主”所需支出的租費沒有差別,都為五千多元;對于家電商品,租客需支付商品價格的70%作為押金,選擇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期限不等的租用時間,每年的租金大約相當于電器市場價格的20%。當然,所有商品都是租的時間越長每年的單價就越便宜,如果后來租客想要直接購買這個電器,只需要把余款付清就可以了。
此外,租賃產品存在更新換代快、容易貶值等問題,蔣洪偉的應對之策是邦家的產品先在一、二級市場“放租”兩年,之后轉向三、四級市場再“放租”兩年,前兩年和后兩年的租價遞減不同,滿四年的產品則將直接進入回收、再利用系統。
做不了國美,不妨進租賃場
在“租賃”生活中受益的不只是租客,還有上游的產品供應商。
“以往產品市場渠道主要是 ‘經銷商+賣場+專賣店’的形式,傳統賣場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仍將占據主要的市場份額和家具行業的中低端市場。然而,這樣的賣場無論怎樣改變,在銷售形式上永遠擺脫不了與消費者的 ‘售賣’關系,即使做到最大頂多也是家具行業里的‘國美’、‘蘇寧’。”蔣洪偉預測說,如此發展下去,未來企業肯定由于過度依賴大型家具連鎖渠道,最終利潤不僅被渠道蠶食殆盡,還面臨大量庫存擠壓困境。不過,租賃卻可以改變這一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