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46歲,是名公務員,妻子是一名醫生。家庭年收入15萬元,每月總開銷7000元左右,無銀行貸款。目前家庭存款30萬元,全部用于儲蓄和購買國債。
理財目標:
張先生17歲的兒子正在讀高中二年級,大學想去美國留學,最好能讀完研究生。希望理財專家提供一個理財計劃,幫助他們籌備兒子這幾年的留學基金,同時也能讓家庭資產健康增長。
【專家理財方案】
提供者:民生銀行成都分行中國金融理財師付彥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張先生夫妻倆工作穩定,年結余資金6萬元有余,無負債;投資性資產主要分配于有固定收益的儲蓄和國債,風險雖小但收益較低。
留學費用的規劃:縱觀各國的留學費用,歐美國家普遍較高,完成公立學校的本科和碩士學業,學費和生活費平均需人民幣120萬元左右;而亞洲國家的留學費用和生活成本相對更低一些,比如新加坡,完成本科和碩士學業,大約需要人民幣70萬元左右。學費支出還要受匯率變動影響。在考慮學校、專業的同時,也要根據家庭實際經濟能力做出選擇,如果能取得獎學金,那另當別論。
一兩年后就面臨留學費用的支出,正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建議不投入到高風險的產品比如股票型基金、期貨買賣等,時間越短,高風險產品的本金、收益波動越強烈。債券型基金是目前較好的選擇。債券型基金不僅可投資國債,還能投資于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金融債等個人投資者不能直接參與的領域,擴大了投資范圍、收益來源。而家庭每月的結余,可進行基金定投。假如每月投資基金4000元,年收益率達到8%左右,4年后籌備的資金就超過22萬元,可滿足部分碩士學業階段的費用。
至于如何管理國外生活期間的各項費用,也大有文章可做。比如辦理一張雙幣信用卡或雙幣借記卡(又叫國際卡),孩子在國外使用附屬卡消費,父母在國內還款,并且還能通過對賬單掌握消費情況。常見的雙幣卡多為美元卡,所以中間要經歷人民幣—美金—當地貨幣三道關卡,匯率變動、兌換手續費等,會額外增加使用成本。不過民生銀行早已推出澳元卡、歐元卡、美元卡,滿足不同地區留學的需要。
就家庭資產的整體規劃而言,建議以銀行信托類理財產品投資為主,以此為基礎達到資產穩定增值的目標;另外一部分可以長期投資的資金,再以基金定投的方式投入到股票型基金中,通過長期投資、積少成多的方式獲取較高利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