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這個原本屬于互聯網巨頭的關鍵詞在2011年被三大電信運營商演繹了一把。
無論是2G時代的絕對霸主中國移動,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挑戰者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在2011年關將至前都完成了自己移動互聯開放戰略的部署。
雖然全球運營商都在想辦法避免淪為管道,但卻始終沒有奏效的方法,不過中國的三家運營商卻始終沒有停止過嘗試。從最開始的應用程序商店,到搭建開放平臺,吸引并聚合產業鏈合作伙伴。
在2G時代運營商是產業鏈上絕對的霸主,他們與內容提供商CP和服務提供商SP之間的關系用中國移動一句廣告語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我的地盤聽我的。CP和SP與運營商是一種寄生關系,他們本身并沒有用戶群體(這與今天的App大不相同——微博和大眾點評這樣的App應用開發廠商擁有千萬級用戶)。而是靠著依附運營商獲得分成,因此運營商向CP/SP提供能力開放平臺是不可能的。
以往產業鏈上的霸主正在放低姿態,重新自我定位。對于開發者、用戶甚至是整個產業鏈而言未嘗不是件好事。
籌謀能力開放平臺
2011年8月中國電信先發出了開放平臺的聲音,在舉辦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大賽的同時,推出了能力開放平臺,將向開發者提供互聯網業界通用的標準化API接口,以及虛擬真機、遠程測試平臺,甚至通信能力、銷售渠道、客服等方面的資源。
雖然不如2011年末移動與聯通舉辦的大會如此大張旗鼓,但是電信的這一舉動讓外界看到了運營商轉型的決心,對于開發者的支持已經從最簡單的建立基金、舉辦大賽,到將部分優秀App預裝在運營商定制終端,再到吸引開發者進入運營商的體系,“通信能力對合作伙伴開放”這一點也是史無前例的。
同作為競爭者,中國聯通要比中國電信的動作大很多。2011年12月,聯通發布了WO+開放體系,涉及了四大平臺:全媒體開放平臺、智能通信開放平臺、分享傳播平臺、社交生活開放平臺。隨后在廣東聯通主辦的“珠江論道·2011移動互聯網領袖峰會”上聯通更具體地解釋了此番推出的四個開放平臺。
與聯通前后腳舉辦的是移動全球開發者大會,雖然同樣盛況空前,但基本是承襲之前吸引開發者的一些做法,除了強調MM應用商場是“開放、合作、共贏”三位一體的服務平臺外,并沒有放棄以往的基地做法,反而更加重磅推出了九大基地,進而通過這些平臺,將中國移動的優勢資源和能力對外開放,從而匯聚產業鏈中各方力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