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蘇寧云商宣布正向相關部門遞交初步的設立民營銀行的意向方案之后,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相繼流露出申請互聯網銀行牌照的意圖。在鼓勵金融業向民間資本開放的政策東風勁吹下,互聯網企業正躍躍欲試。
金融業務投入加大
上月末,蘇寧云商公告稱已在積極申報基金支付業務與基金代理業務,以及向相關部門遞交了初步的設立民營銀行的意向方案,并注冊了“suningbank.com”的域名。與此同時,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在積極申請互聯網銀行許可,并為其造勢。
據知情人士透露,就在今天,阿里巴巴將就互聯網金融破冰舉行研討會,匯集產學研各界人士探討如何突破現有格局,意在推動互聯網金融破冰。
盡管主管部門仍未表態,事實上騰訊、阿里等互聯網龍頭已在試水相關業務。
例如,騰訊、阿里巴巴、蘇寧等均已開展基于供應鏈的小微貸款業務,而對客戶信息的充分了解是其控制風險的有效手段。相關數據顯示,阿里金融的貸款壞賬率僅為0.76%;騰訊旗下財付通也與中信銀行合作開展了小貸業務。另據記者獨家獲悉,阿里近期即將開展賣家創業扶持計劃,有意將小貸的對象范圍再度擴大。此外,騰訊、阿里也有涉及保險、基金等業務。
蘇寧云商昨日宣布平臺全面開放,蘇寧金融云布局基本成型,目前擁有自有第三方支付工具——易付寶,并且設立了小貸公司,將對入駐開放平臺的供應商提供小額貸款,首批投10億元設立平臺信貸資金,向商戶提供質押、信用、保理等多種形式的融資服務。此外,公司近期也將推出面向商戶和消費者的基金產品、保險理財產品等基于易付寶賬戶余額的增值服務。
大數據支撐金融服務
“支付寶的巨大用戶群和基于阿里平臺的龐大交易額無疑是公司進軍互聯網金融的最大籌碼。”一位阿里內部人士透露。
截至2012年末,淘寶、天貓交易額突破萬億元,支付寶注冊用戶超8億。今年6月,阿里旗下支付寶率先上線余額寶——作為一款針對支付寶用戶余額增值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余額寶上市不到3個月規模已近500億,其中8億用戶規模無疑起到巨大推動。
而類似創新不可避免會觸及利益紅線。今年8月,支付寶宣布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最近又頻頻對話監管部門申請互聯網銀行許可,態度積極而強硬。
相對而言,騰訊則表現得更為低調。“積極在公司內部籌備相關產品,一旦政策開閘迅速跟進,是公司的一貫作風。”一位騰訊內部人士稱。
“一旦互聯網銀行業務開放,騰訊將比阿里更具優勢。”該人士表示,一方面,騰訊QQ活躍用戶已達8億,其中5.5億是通過手機登錄,微信用戶也將破4億,已具備用戶及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基礎;另一方面,騰訊的Q幣已經運行出一套較完整的體系。據透露,騰訊已經嘗試擴大Q幣結算范圍到一些B2C企業中。
與阿里、騰訊的純互聯網化相比,蘇寧的1600多家門店則為其互聯網銀行的未來增加了更多想象空間。在昨日宣布全面開放后,蘇寧也將開放所有門店,并向用戶提供門店自提、門店支付、門店配送、門店鑒定等諸多O2O服務。據蘇寧內部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的蘇寧金融也將走這樣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路線。
互聯網企業進軍金融,有其共性優勢,即大數據的支撐。騰訊、阿里背后都有龐大的交易及用戶數據,這些數據已經開始用于其商品推廣的精準投放和營銷。據其內部人士稱,一旦騰訊或阿里有機會開展銀行業務,其對用戶還款能力及資信的考核可以從其以往數據中得到支撐。
6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政策措施,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
“從現在開始準備,正逢其時。未來一批青年網民發展到成為銀行重點客戶時,可能就是互聯網金融的春天。”上述人士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