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兩會陸續召開,其中與公務員薪酬有關的觀點關注度頗高,北京有傳說公務員可能漲薪,而在廣東則有人大代表呼吁給公務員加薪。此前,還有學者建議為了讓養老雙軌制改革能夠盡快推行,就用漲薪的方式換取公務員的妥協。
關于公務員收入究竟有多少,其實爭議各方莫衷一是。不久前流傳一篇《80后公務員辭職自述》稱:“收入7年沒漲,職級7年沒變,能力是‘聽話加寫報告’,社會關系是‘領導加同事’。而人生卻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覺到自己是loser(失敗者)。”作者曾是一名“80后”公務員,在上海市市級機關工作,因收入與職級難以提升,選擇了辭職。
該文也引發社會的熱議,那就是公務員的真實收入究竟多少才合適?因為非常直接的一種質問就在于,公務員在正常工資之外都有難以計算的灰色收入。每每有貪腐案發,這些落馬官員的腐敗收入往往給公眾一個印象,公務員都不需要依賴工資收入而活,但這未必真實。由于這種誤解,一方面讓不少年輕人沖著高待遇擠進政府部門,另一方面公眾對于公務員的不信任度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收入有限和晉升無門的情況下,不少公務員考慮過是否跳槽。而在最近一年,廣州有多名處級、局級官員辭職“下海”,到企業任職,這也掀起了中國是否將迎來新一輪官員下海潮的討論。
灰色收入不容易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就工資收入而言,上海公務員高于中西部公務員,但是相比同城的企事業單位,他們的收入并不算高。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例,一名科級干部年薪12萬左右,一名處級干部年薪15萬左右,一般沒有其他合法收入和福利。
2012年度上海市職工平均工資為56300元,按照平均8%的增速,2013年這個數據大約在6萬,也就是說科級干部的收入處于城鎮職工平均收入的2倍左右。但問題也在于,這些科技干部多有研究生學歷,他們一般工作了10~20年,如果級別未動的話,收入基本上是固定的。
除了收入難提高,級別的晉升也并不容易。根據《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在具備學歷條件的基礎上,晉升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3年以上。但晉升領導職務并不是一種必然,從科員到科長,從科長到處長,從處長到廳長,從廳長到部長,基本上都需要十里挑一。
正如前述的“80后”公務員,五年十年都無法晉升也很正常。2000年,黃浦區、南市區合并成立新的黃浦區,一名內部人士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這些合并后的人員幾乎用了10年時間才消化,因為晉升的崗位太少。當他們剛看到一些老人退休可以騰出崗位,2011年又撤銷原黃浦區、盧灣區建制,建立新的黃浦區,這也意味著,還需要大約10年才能把原來的人員消化掉。
對新進年輕公務員而言,晉升的機會太少,而晉升無門,也就意味著工資收入難以增長。上海一位科級干部講述了一個機關故事:某新入職公務員,研究生學歷,女友也是新公務員,兩人貸款買房,月供7000多元,他們的想法是陽光工資養房,其他“灰色收入”養人,工作才半年,結果入不敷出,靠老家爸媽兄嫂每月寄錢救濟,男女即將分手。
傳說中的“灰色收入”并不那么容易賺到,而此前因夜總會違紀事件而蒙羞的上海法院系統正在遭遇另外一種尷尬,那就是人員流失。上海一位處級法官告訴本報記者,法官一樣按行政級別和行政職務發工資,處級干部年薪也就12萬左右,只相當于浦東的科級干部。待遇不高的一個后果就是上海法官的流失率很高,一家基層法院去年流失十多名法官,一家中級法院去年也流失五六名法官。如果他們改行去做律師,用不了幾年,收入通常就會倍增。
不能當官又發財
關于收入低的感慨并不局限于地方法院,最高法院一名正科級法官也直言,他本科畢業已近10年,拿的是陽光工資,每個月打到卡上就是4500元,加上住房補貼1000元,一年總收入不到8萬元。“中央機關的普通公務員沒有什么灰色收入可言。漲工資就是一級一級的,升一級500元。”這點收入在北京算不上多高,因為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67元,全年約在4萬元。
雖然京滬這些在職的科、處級干部都強調自己收入并不高,但在中西部一些地方公務員看來,這已經是當地同樣級別干部的兩倍。盡管他們也承認兩地的物價水平,尤其是房價水平差異巨大,但是這種區域落差也多少讓公務員有些不甘。不過,相對于企業而言,公務員還有一個特別的優勢,那就是養老金水平要比一般企業職工高,其養老金替代率可以達到80%以上。
但是,這種差異巨大的“養老金雙軌制”正遭遇越來越嚴厲的批評,呼喚并軌的聲音相當強烈。一旦開始改革,根據上海財大高等研究院的測算,如果工資、級別不變,改革后公務員的福利至少下降10%。也正因為這一點,有學者認為將來公務員崗位的吸引力會越來越低。面對這種內外交困,一些公務員也在計劃是不是轉到國企,畢竟一些業績好的國企,相當崗位的個人收入也還不錯。
“現在很多公務員都在想辦法進國企,但是跳槽去外企、民企的并不多,因為超過30歲的公務員,到這里去競爭力并不強,長期熟悉的機關思維模式、工作機制和這些企業的要求完全不一樣,轉型會很痛苦。”上海一位街道科級干部這樣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雖然知道機關工作錢少,但出去也未必有好路子,人到中年后就安于現狀了。
公務員的這種感慨,20多年前也曾發生過,上世紀80年代末期,沿海地區曾興起下海經商熱潮,福建寧德官員也有不少人意欲為之。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告誡官員:“不要看到經商發財而感到悵然若失……如果覺得當干部不合算,可以辭職去經商搞實業,但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