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轉變政府職能,實現規劃目標
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必須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發揮政府對規劃實施的組織、引導和保障作用;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全民參與和實施規劃的合力。
第十七章 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堅持執政為民、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推進政府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創新,提高行政效率,促進政務公開,努力建設憂民所憂、樂民所樂的服務政府,務實高效、廉潔勤政的責任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嚴明的法治政府。
(一)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按照“強化、轉化、弱化”的要求,在履行好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主要運用經濟、法律等手段,通過制定規劃、政策指導、發布信息以及規范市場準入,引導和調控經濟運行。依法履行市場監管職能,保證市場的公正性和有效性,為市場主體服務,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依法加強對社會組織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注重加強社會公共政策的研究設計,完善實施機制,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增強維護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公正、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加大政府對公共產品與服務、公益性事業的投入,逐步縮小區域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獲得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
改進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革行政許可方式,充分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后監督管理等手段,對經濟和社會事務實施管理。合理區分行業性質,實行分類管理。對市場競爭類行業進一步簡化審批、核準程序,加強事后監管;對壟斷性行業依法加強管理。
完善市區(縣)兩級政府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管理體制,合理劃分和依法規范各級行政機關的職能、權限。加強市政府綜合調控、統籌協調和分類指導職責,加強區縣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管理職責,積極推進鄉鎮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依法規范政府機構設置、職能確定和人員編制核定。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行政績效分類考核機制。
(二)努力提高行政效率
健全科學的決策和執行機制。按照建立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規范有序的執行機制、公正透明的監督機制的要求,繼續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專家咨詢制度、決策責任制度,逐步完善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堅持和完善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
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加強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完善統一、安全、可靠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和應用支撐體系,推進跨部門、集約化的政務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形成政府業務協同辦理和網上服務的工作格局。
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深入貫徹實施《公務員法》,加強政風建設,建立健全公務員的新陳代謝機制、競爭擇優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監督約束機制,完善干部實績考核體系,加強法制教育,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公務員隊伍。
(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加強依法行政制度建設。深入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要求,全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的立法機制,進一步完善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備案制度。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完善行政許可配套制度建設。以繼續推進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為重點,建立和完善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進一步理順執法體制,整合執法資源,完善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改進執法作風。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和評議考核機制。
專欄17-1 政府信息公開
為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體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知情權,上海率先制定并實施《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建立了市、區(縣)兩級政府信息公開聯席會議機制,逐步形成提供集中查詢、重大決定草案公開、免于公開類信息備案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同時,在關注度高、公益性強、公權力大的一批行政職能部門推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試點,通過政府公共檢閱點、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言人和檔案館等多種渠道,依法為社會和市民及時公開信息。
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拓寬公開范圍和渠道,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和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爭議解決機制和監督機制,為社會提供公開、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務。
進一步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監督,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須追究。加強政府內部監督,監察、審計部門要依法獨立履行監督職責。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