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各地探索了多種發揮財政和金融合作優勢、扶持小企業發展的方式,改善小企業信貸投入環境。金融機構在滿足審慎監管要求、確保穩健經營的前提下,建立適合小企業特點的授信審批流程,積極探索信貸支持小企業的長效機制。部分金融機構已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部門,目前普遍反映試點成效良好,正在進一步推廣。此外,為小企業量身定制的多元化創新產品不斷推出,試點發行了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小企業擔保融資逐步拓展與完善,風險管理進一步規范,總體上金融機構小企業業務保持穩定健康發展。
四是積極支持災區重建信貸需求。
對地震災區實行傾斜和優惠的信貸政策,繼續采取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落實改革試點資金支持、特種存款可提前支取等綜合措施,加大對災區金融機構資金支持力度,增強其信貸投放能力。引導金融機構在滿足審慎監管要求、保持穩健經營的前提下,調整信貸結構和投放節奏,滿足災區重建的合理信貸需求。金融機構通過調整擔保、評級、授信、流程等信貸政策,及時發放災區貸款,維持優惠貸款利率,積極為災區提供金融服務支持。前三季度,受地震災害影響較重的四川和甘肅兩省新增貸款合計增加2141億元,同比多增566億元,比上年全年多增484億元。下一階段信貸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當前,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平穩。2008年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5.3%。前三季度貸款增加3.5萬億元,同比多增1201億元。通貨膨脹形勢有所好轉。CPI同比漲幅已由2008年2月份8.7%的高點逐步回落至9月份的4.6%。中國人民銀行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通貨膨脹預期呈現減緩跡象。國民經濟克服重特大自然災害沖擊和國際環境不利因素,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前三季度GDP增長約10%,投資、消費、出口增長相對更加均衡,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增強。居民收入、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總的來看,國民經濟運行符合宏觀調控預期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