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會議釋放八大信號
為期三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日閉幕,2010年的經濟工作也隨之定調。對“十一五”規劃最后一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六大任務。在六大任務中,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放寬中小企業市場準入、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等提法又一次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
1 從“保增長”到“促轉變”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解讀:從今年“保增長”為首要任務,到明年“促轉變”為發展重點,政策思路的調整凸顯中央力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達7.7%,全年保增長目標已經無虞,但經濟增長90%以上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在保增長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礎上,我們有條件轉變發展方式,這將是今后保持經濟平衡較快發展的根本點。”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過于依賴第二產業,過于依賴物資消耗。國際金融危機使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問題凸顯出來,在保增長的短期目標基本實現后,轉變發展方式勢必成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以財政政策為例,會議強調明年財政政策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時,要保持投資適度增長,重點用于完成在建項目,嚴格控制新上項目。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中央嚴控新增投資顯示了加快結構調整的意圖,下一步新增投資應重點用于在建項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加大信貸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促進出口穩步回升,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政策明顯向“高、新、尖”轉變。信貸政策也將重點向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轉移。會議強調,明年要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顯示出今年可能逼近10萬億元的信貸增長明年將會放緩腳步。
2“大結構”調整來臨
“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托,優化產業結構,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
解讀:今年我國GDP“保八”無疑,不過有經濟學家擔心,面臨調結構的嚴重考驗,明年經濟能否快速發展又成了一個問題。
“4萬億投資今年只用了一部分,明后兩年還將投入。此外,今年的刺激政策在明年會有后續效應,所以我個人認為明年GDP增長速度應該高于今年預計的8.5%,保守一點兒將達9%,樂觀一點兒將超過10%。”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跟今年‘保增長為主、調結構為輔’不同,明年調結構將是主要目的,在調結構中完成保增長”。
陳鳳英認為,在結構調整方面,明年將是“大結構”的調整,涉及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分配結構以及經濟結構。“從今年各地區的GDP統計數據不難看出,以前發展緩慢的地區如西北、西南等發展速度超過了沿海,這也是中央一直想看到的,經濟發展要保證平衡發展;要拉動消費就需要對分配結構進行調整,讓消費者敢于消費;家電下鄉等一系列政策讓中央看到了農村巨大的消費潛力,所以要對城鄉結構進行調整。”
華融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肖波認為,穩定經濟的目的是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因此明年的GDP目標可能不會太高,大概在9%左右。與之并行的是高度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質量體現在效益提升、科技含量的提升和加強環保;效益體現在壓縮對經濟有負面影響的產能過剩行業。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則認為,明年財政政策應該唱主角,財政制度本身、財政支出結構都要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