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加強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
解讀:近來房價飆升使明年的房地產政策走向備受關注。“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的提法意味著中央并未改變2008年10月出臺的房產優惠政策的指導思想,尤其是針對“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的優惠政策不會改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分析,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對房地產業的影響屬于中性偏多;宏觀經濟政策偏寬松,總體上有利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
“此次會議并沒有明確提出‘抑制投機和穩定房價’,說明中央并不特別擔心明年的通脹問題。由此推導,中央也沒有特別擔憂資產價格上漲的問題,包括房價上漲。”楊紅旭分析,“明年繼續加強住房保障順理成章。因為加強住房保障是一個中長期發展規劃,未來幾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將頻頻提及”。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認為,去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就已經存在泡沫,在金融危機來臨時,若國家不出臺一些扶持政策,特別是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將會被擠掉不少,如今這個泡沫被越吹越大,“如果說2008年房地產市場存有50%的泡沫成分,現在這個數字將是70%。”曹建海強調。
曹建海認為,二手房營業稅政策執行一年以來,對實體經濟和拉動內需其實并無實際上的幫助,應該按原有計劃退出,即到年底不再推。
8 管理通脹預期
“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解讀:一年來,寬松的貨幣政策曾讓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一詞異常敏感。不過會議并未提及“防通脹”。“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加重“通貨膨脹”預期嗎?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表示,通脹預期當前正在形成,但預防通脹并非代表馬上就會有通脹。通脹是否發生,實際取決于各方面政策,“希望明年能把通貨膨脹控制在5%以下”,如果國民收入增長超過通脹率,則通脹并不會帶來實際的損失。
陳鳳英昨日分析:“明年全球性通貨膨脹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會存有適度的通脹。今年國際原油價格仍維持在80美元/桶以下,明年可能也將維持在80美元/桶左右,只要國際油價不出現大幅度上漲,通脹預期不大,通脹問題應該是2011年至2012年要考慮的問題。”
此外,也有專家擔心寬松的貨幣政策加重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對此,陳鳳英分析,4萬億投資的項目很多其實是“十一五”規劃內的,如鐵路、核工業等,也有很大一部分投向了災區建設。在實施過程中,為了保增長,這些資金投向了此前已存在產能過剩的行業,如鋼鐵、水泥等,政府層面已經關注到這些,在今年年初就制定了遏制產能過剩的政策,各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細則也正在逐一公布實施,但政策會有一個滯后期,產能過剩肯定還將影響到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