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向管理要效益。效益包括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還是利潤。簡單來說,盈利模型的本質就是企業是如何賺錢的,不同之處在于企業賺錢的方式不一樣。方寸之中有乾坤,競爭再激烈的行業,利潤再薄的領域,都會有人參與,也總有人賺到錢。也就是說,大家有相同的業務模型,但贏利模型卻不同。下面列舉了幾個例子,我們可以參考一下。
案例一:國美電器的業務模型與盈利模式
在國內的家電零售商中,國美電器的地位可謂非同小可。國美電器的老板黃光裕用15年的時間掙回15億資產,這是一個非常可人的成績。我們在研究國美的過程中發現,國美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國美電器的業務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在各地開連鎖店來銷售家用電器,它的業務大多數時候是不掙錢的,甚至有的時候是賠錢的。但是,黃光裕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快速實現了資本的積累,是因為他有清晰的盈利模型。國美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利用頭寸來進行資本運作獲取收益;第二種是通過在各地開連鎖店,連鎖店的地產升值帶來了收益,鵬潤地產就是國美旗下專業從事地產投資的一個公司。通常情況下,國美可以延期6個月之久支付上游供貨商的貨款,因此,國美購進一批家電后,會迅速將家電銷售出去來變現。長此以往,國美賬面上有大量存量資金,公司利用這些頭寸進行投資,實現資本升值。從表面上看來,國美的家用電器銷售業務是不掙錢的,有的時候為了實現快速變現,會低于進貨價進行銷售。國美最掙錢的地方還是通過資本運作和地產升值,也難怪外界傳聞黃光裕是一個資本運作大師。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國美通過它的業務模型(即銷售家用電器)獲得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渠道,盈利模型則是自己擁有的渠道獲得談判的主動權后,長期滾動占用供應商資金來進行資本運作,并獲得豐厚的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