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一通,廢品掃空。”在鄭州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里,隨處都能看到這樣的宣傳單。貼宣傳單的是學校里的一些女大學生,她們當起了“破爛王”,建起了河南省第一個校園廢品回收站,把收廢品掙的錢捐給貧困生。
校園廢品回收站的第一任站長叫翟方莉,是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05級的學生。2006年春天,小翟在打掃宿舍時發現,每個宿舍都能清理出很多廢棄的飲料瓶、紙盒等物品。由于住在5樓,把廢品拿到樓下賣掉太麻煩,所以往往就和普通生活垃圾一起扔掉了。
“一個飲料瓶可以賣1毛錢,扔掉實在可惜。”翟方莉說。當時,學校剛好鼓勵學生成立創業社團,她的腦海里便有了建廢品回收站的念頭。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宿舍的幾個姐妹一商量,立即得到了她們的支持。學校團委也非常支持這項活動,給她們撥了一百多元的啟動資金,還幫她們申請了一個小倉庫。
2006年4月25日,校園廢品回收站成立了。翟方莉和另外8名女大學生買來了秤和裝垃圾的袋子,當天中午便開始營業。
雖說大家都是從農村出來的,但收廢品這個行當誰也沒干過,甚至連秤也不會用。開業前幾天,她們經常把市場上只賣8分錢的飲料瓶以1毛錢的價格收購,把不值錢的鐵制易拉罐當做鋁制的高價回收,因此賠了不少錢。
“這樣下去肯定不行,團隊內成員必須熟悉業務才能上崗。”翟方莉說。于是,設立了辦公室、財務部、外聯部、業務部,9個人明確了分工,分頭拜師學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