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入湖南省瀏陽市官渡鎮田郊村文永平家中時,這一套挨著馬路兩個門面的小洋房大門敞開著,大廳擺放著六七臺鋼琴,屋子里卻空無一人。
電話中,文永平告訴記者,“前陣子忙著清賬、存貨,直到大年三十才有時間上集鎮辦年貨。”不到10分鐘,一輛嶄新的紅色小車就出現在門口,文永平一邊下車一邊解釋,“現在村里經濟條件好了,治安也隨之好了起來,可以說是路不拾遺,短時間出門我們都不關門。”
這輛小轎車是文永平昨天才從長沙買回來的,所有花費加起來在8萬元左右。這位年僅25歲的年輕小伙在上海打工11年之后毅然辭去高薪工作,懷揣著一身的本事回鄉創業,初中學歷的他在家里生產起了鋼琴。當時有人說他魯莽,也有人說他年輕氣盛,而他卻憑借著已有的人脈關系和一股子鉆勁給了鄉親們一個證明:2009年他生產銷售出了350多臺鋼琴,純利潤達40余萬元。僅一年的時間,他就賺足了第一桶金。
“開始的時候產品主要是批發給上海熟識的琴行,后來我發現了一個既能賣鋼琴又能幫助他人的商機——扶助音樂學院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文永平說。
2009年暑假,他發現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想開音樂培訓班,但價值過萬的鋼琴卻給這些大學畢業生們設置了一道門檻。于是他主動聯系長沙多所大學音樂系,以租用和規定期限內無利息分期付款的方式給有意向的大學生提供鋼琴,當時即得到了百余名學生的響應。
“新房子肯定要建,但那是四五十歲之后的事情,我現在才25歲,正有精力創業,第一桶金決不能浪費!”賺了40萬卻只用其中的五分之一買車,文永平有他自己的想法。“2009年鋼琴銷售緊俏的時候,廠里貨物供不應求,今年,我準備擴大生產規模,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農村新貌
在“攀比”中不斷提高生活質量
官渡鎮田郊村村民短時間出門不關大門,文永平說是因為村里經濟好了,村民們不愁吃、不愁穿,自然也就難以出現“順手牽羊”的事。田郊村村委、婦女主任周符華認為村里經濟發展速度快是因為村里人“都愛攀比,前幾年比誰家建的新房闊氣、漂亮,這幾年大部分村民都建新房了,又比誰家買的車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