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試睡”成國內最舒適職業
去想去的酒店睡覺吃飯,體驗他們的服務——被稱為“國內最舒適的職業”,2月9日,“試睡員大賽”在北京公布決賽結果,來自北京的女生張與墨獲得了冠軍。
未來6個月,張與墨和其他兩位“試睡員”將自己制定“試睡計劃”,不限酒店種類,數量和城市,然后專門的發布平臺上通過文字、視頻、照片等方式來發表自己的評價。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助理張明厚2月8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正在制訂的《飯店業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中,將對“酒店試睡員”這一工作進行規范。通過專業培訓,這一職業有望成為類似品酒師的新型職業。
旅游搜索“去哪兒”于去年12月開始“酒店試睡員”招聘,第一期有來自全國384個城市的7000多人應聘。
“上班不用打卡,作息時間靈活,酒店輪著住,還可以拿萬元高薪……”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評價發布平臺的語義搜索技術可以杜絕試睡員變相為酒店做廣告的行為。
去哪兒公司副總裁戴政對記者表示,“酒店試睡員”的職業化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客觀、公正、高質量的點評內容服務。
由中國飯店協會牽頭制定的飯店業國家標準《飯店業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目前正在研究中。張明厚向記者透露,該體系主要涉及企業管理和對客服務兩方面。同時,也將對“酒店試睡員”這一工作進行規范。
對于這一新型工作,張明厚表示,這個工作俗稱“影子顧客”,在國外相對來說比較常見,在中國還不成熟,需要進行系統培訓。
當然,不是誰都能成為酒店試睡員,張明厚認為,具體的要求包括:對細節有敏感度,評價對消費者有實用性,并能對酒店做出整體而非瑣碎的評價。
張明厚表示,目前我們對于酒店的評價體系過于單一,而各種業態的酒店越來越多,所以消費者更需要通過專業顧客的評價來獲得全方位的信息,不僅僅是依靠行業管理機構來評定。
他還表示,專業顧客的評價將影響到酒店的投資取向,“消費者最敏感的地方就是酒店最應該投資、關注的,比如酒店環境、氛圍、外觀設計和便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