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層崗位也“專業”
服務員彼得·金的故事出現在一本新書《顧客需要什么》中。他擁有亞洲研究以及經濟學學士學位,讀過MBA,會三種語言。但他最終還是離開了既定的生活軌道,成為一名餐廳服務員。
他專業、注重細節、熱愛自己的工作,被認為是芝加哥城里最好、最可信賴的服務員——這可不是重復簡單的服務動作和不了解行業情況的人能做到的。
在絲芙蘭,營業員同樣不是一個簡單的崗位。他們面對的是50多個品牌、6000多種商品。當營業員在店內走動時,需要任意一種產品的顧客向他們咨詢,都像是一場考試,營業員要客觀中立地向有需求的顧客推介產品,并幫助他們試用產品。亢雅軍希望員工自己體驗并且傳遞這種體驗,自由、卓越、情感和大膽,以及無窮的樂趣。
棒約翰的見習助理需要了解公司情況、了解產品、了解相關政策,當他們通過3個月的崗位訓練成為一名助理后,就要挑起更多的擔子,他們要了解如何進行排班,如何進行貨物管理,如何幫助新員工入職,如何對設備設施保修維修等。
同樣的,在80%的商品進口于國外,經營上萬種商品,堅持高端路線的城市超市,做一名基層員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崔軼雄說,零售是所有細節集中的行業,“畢業就是新的學習的開始。”拋開學歷、專業背景,大學本科畢業生在基層崗位上接受挑戰時,他們體現出了學習速度快、學習能力強的特點。
但令崔軼雄感到遺憾的是,不少本科畢業生并沒有體現出他們的優勢。有些員工進入公司后,連最基本的工作都難以勝任。
城市超市的基層崗位包括收銀員、理貨員、生鮮職位、熟食職位等,為了讓員工能夠更為專業地服務顧客,公司內部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培訓系統。
這個系統保證了員工能夠熟悉自己的崗位技能,同時也鼓勵他們學習其他崗位的技能。員工的薪酬與他們的學習成果直接掛鉤。
新入職員工的基本工資僅800元人民幣,但當他們通過每周設立的各個崗位的考試后,除了本職崗位外,他們能夠勝任其他崗位,成為多面手后,其薪資也隨之水漲船高——通過中級考試,其薪資就會達到2000元人民幣。
在學習技能、通過考試、逐步提升的過程中,沒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員工更能吃苦,更能堅持向自己確定的方向努力。本科背景的員工往往因為心理期望值高,遭遇更多的挫折。
“社會在發展,任何一個職業都不可能是粗劣的、低賤的、不需要能力的。”甄源泰指出,崗位的職業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能忽略崗位的技術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