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五
焦點關注 環保專業學生的出路
關鍵思路 環保產業是把個人知識、理想與國家需要密切結合的最好行業之一
記者:這些年,環保越來越熱,上大學選擇環保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作為一家環保企業的當家人,您對這些學生的就業形勢怎么看?
白惠峰:隨著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各大高校環保專業的設置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山西省幾所綜合性大學都設有環保專業和環保學院,我就是太原理工大學環境科學CYe.com.cn與工程學院的博士。原來主要圍繞污染治理,學習環境化學、環境物理學、環境毒理學、環境工程等,現在已擴展到環境管理、環境哲學、環境經濟學、生態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方面,環保人才的概念也相應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環保專業的大學生中,很多人把進入政府機關特別是環保部門,作為首選目標;其次,是到環保部門管理的事業單位。只有這些單位去不了,才選擇大企業,實在沒辦法了,才到各種民辦公司。我認為,大學生到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我畢業時,被分配到一家國有企業,一年后,感到那里并不適合我,就毅然辭職開始了創業。正是在這個民營企業里,我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我的能力得到了體現,我也取得了以前不敢奢望的成就。環保產業是把個人知識、理想與國家需要密切結合的最好的行業之一。
點擊六
焦點關注 金融危機對環保專業學生創業的影響
關鍵思路 挑戰和機遇并存環保專業學生大有可為
記者:我注意到金融危機發生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去年10月發起了推動世界各國向綠色經濟模式轉變的倡議。環境署表示,20世紀的經濟模式在減少貧困人口和破壞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缺陷,正走向盡頭。將全球投資從買空賣空的投機交易轉向“綠色增長”,不僅可以阻止人類災難的到來,還可以挽救全球金融系統。您對這種說法怎么理解?
白惠峰:金融危機是對美國式高消費進行的懲罰,也是對全世界的一個警告,必須轉變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全球與環保有關的產品和服務市值已經達到1.3萬億美元,在12年內有望翻番,適應全球日益
增長的環保需要,將其變成經濟增長、創造工作機會、減少貧困的驅動力,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機遇。美國已有近1/3的企業開始從事與環境和新能源產品相關的業務。
我國正以4萬億元資金拉動內需。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情況下進行這樣大的投入,肯定要以環保優化經濟發展,這種趨勢必然對環保有更強烈、更迫切的需求。從宏觀的政策研究、規劃制定、方案選擇,到具體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循環經濟實施,以及對外貿易、國際合作等,都需要環保專業大學生的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