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從哪里來——
該給則給,能免則免,今年安排無償資助金2000萬元
創辦企業需要資金。工商注冊、開拓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處處離不開錢。沒有多少積蓄的大學生,去哪兒找這么多錢?
“我們團隊得到了10萬元的政府無償資助,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雷真真,杭州師范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融順科技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談到這筆啟動資金,覺得自己很幸運。
原來,杭州市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無償資助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業,每筆數額在2萬至20萬元之間。雷真真和另外五名同學在讀大三時萌生了創業念頭,并選定“無縫融合大屏幕顯示系統”為創業項目。“我們提出了申請,在去年10月通過評審,得到這筆寶貴的資金。”10萬元對雷真真如同“雪中送炭”,加上幾個同學勤工儉學的收入,融順科技進入實質運轉,2008年12月成功開展了自己的第一筆業務。
“今年杭州安排的大學生創業無償資助總額為2000萬元,而且可以根據大學生申報的實際情況調整,上不封頂。”杭州市勞動保障局局長張建華表示。“只要大學生有具體的創業項目并具有可行性,比如有詳細的商業計劃書,最好已經有訂單,就可以來申請。我們會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擇優資助。”今年一季度,90個大學生創業企業提出申請,其中74個項目得到了資助。
如何讓大學生創業別因為缺錢而停下腳步?杭州市的原則是,該給則給,能免則免。
先說“給”。除無償資助外,杭州市還為大學生創辦的企業提供2萬元以內的商業貸款貼息;企業如果參加各類會展,按展位費的50%給予補貼,可連續補貼3年。各種風險投資、創業基金也風生水起,為大學生創業助一臂之力。
再說“免”。大學生在創辦企業過程中涉及的注冊費用、驗資費用、銀行開戶費用等手續費用全免,而且允許工商注冊資本“零首付”,兩年內到位。稅收方面,大學生新辦軟件生產企業,經認定自獲利年度起免征第一年和第二年企業所得稅;大學生創辦小型微利企業,符合條件的,企業所得稅減按20%的稅率征收;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等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