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500元,活兒多,但鍛煉人
常工院吳同學經(jīng)歷的一種家教,則有點“保姆”的味道。
吳同學經(jīng)同學介紹接受了一份家教工作,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然也是上門一對一教學,不過有點與眾不同:除了每天輔導孩子功課外,還有額外任務,每天上午9點送孩子去某幼兒園上鋼琴課,10點接孩子回家,路上順便買菜,回去準備午飯,下午輔導孩子功課,如果孩子需要,還要帶著出去玩,晚飯基本上不用吳同學做了,等家長回來做好后吃完再回去。但每個月孩子家長會有幾天回來特別晚,這時吳同學還需要做好晚飯,等家長回來,把孩子交接好才可回去。
吳同學做了一個禮拜,當一切步入正軌的時候,學校安排了一個月的集體實習,這份家教不能繼續(xù)下去了,只好轉(zhuǎn)讓。但托同學問了好多人,大家都不愿意做,“這份工作哪像家教啊,明明就是保姆嘛!”最后,一位來自農(nóng)村的女孩接受了這份工作,她現(xiàn)在工作得很順利也很愉快。
吳同學的感受是:“這樣的家教很特別也有點辛苦,但工資相當可觀,月薪1500元,如果能和孩子相處很融洽而且又能吃苦耐勞的話,這份工作還是很不錯的。”
做中介,來自河北農(nóng)村的一個同學,十分了得!
“做家教,找佟同學!”在河海大學,哪個同學想找一份家教,第一想到的不是在文化宮門口傻等,不是在網(wǎng)上尋找招聘啟事,也不是找中介,而是直接去找信息學專業(yè)的佟同學。在同學心目中,他就是個“萬能”家教代理,找他準沒錯,他介紹成功的家教有近百對了。
佟同學來自河北農(nóng)村,家境清貧,自立意識強。大二時看著同學們想找家教而投靠無門,便萌生了做家教代理的念頭。萬事開頭難,開始時,他一個小區(qū)挨一個小區(qū)地跑,寫傳單,貼廣告,拉橫幅,被保安趕是常有的事,廣告有時剛貼上去就被清理掉了。憑著勤快的雙腿和靈活的頭腦,他終于成為河海大學人盡皆知的 “金牌代理”。現(xiàn)在有家長想為孩子找大學生家教,去河海大學門衛(wèi)咨詢,門衛(wèi)會直接推薦佟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