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剛開始,佟同學就已經給6位同學介紹了家教工作,對象都以初中生為主。看到今年考研的人特別多,他還同時順便做起恩波考研輔導班代理。
佟同學做代理不是像中介一樣先來交個報名費,等有活了再交提成。他只負責一個月的任務量,收取一個星期收入的代理費用,一個月之后要是和家庭續約就不必再交代理費了,如果出現沒做滿一個月的情況,佟同學會按比例收取1/4的費用,多余的退還。兩年的代理生活,佟同學收獲頗多:一、為同學提供了服務,交了很多朋友;二、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到了一些生活費,節省了家里的開銷;三、培養了自己的能力,社會適應力更強了。
大三學生已經開始學習當老板
與上面3位同學都不一樣,某高校大三學生施同學已經實現了創業——當起了“家教老板”。約施同學采訪很不容易,幾個電話打過去都說忙,只好邊做生意邊見縫插針跟我們聊幾句。
今年3月份,施同學在學校附近小區內租了一套房子,辦起了輔導班。經過4個多月的發展,原有的空間已經遠遠不夠,于是在另一個小區內擴增一個班。目前兩個班各有25名學生,預計人數還會增加,新報名者絡繹不絕。輔導班的師資來源為常工院和河海大學的學生,報名就讀的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都有,初三新生居多。
談起創業史,施同學感慨良多:“創業不是嘴上說說那么簡單,實施起來困難重重,辦輔導班最難的是取得家長的信任。人家憑什么相信我一個乳臭未干的學生,憑什么把那么多錢交給我?小區不讓進,我就拿著牌子站在門口等,看到家長來了就上去攀談,一個月下來只收到一兩個學生。但后來家長看到我們那里很像那么回事兒,來輔導的孩子也有效果,于是來報名的家長就多了,我們每天都忙不過來。”
施同學說,他現在的創業只是小試牛刀,為以后的創業打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