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在傳統就業遭遇寒冬時,該怎樣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就業之路?大學生們動用自己的靈活頭腦,紛紛祭出奇招。有人大耍“知識武器”,用專利去吸引投資;有人則看到網絡的便利,在網上創出一片天地。
■科技創業型
清華保研生欲開大公司
幾個今年剛本科畢業被保送到清華讀研的年輕人,現在還有了另外一個身份:生意人。和開個小店、招兩三個人的創業方式不同,他們要辦個國際領先技術的大企業,進軍國際市場。他們的創業計劃在剛剛結束的首屆清華創新創業實踐夏令營中脫穎而出,并將在下半年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最知名的創業比賽“英特爾—伯克利全球技術創業挑戰賽”。
結緣保送研究生
組成團隊也許是個很有緣分的事。去年,王璐等幾個來自不同學科的學生,因為共同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技術經濟與管理系而結緣。保研的學生不用忙著找工作或者是準備考研出國,于是想要給自己找點事做的王璐想到了創業。
她偶然得知化工系一位老師獲得了一項專利,發明了可降解的骨釘材料,這樣骨折的人就不用二次手術取出金屬骨釘,而且它的安全性、成本和適用廣泛性都要比現在國外使用的同類產品好得多。于是她就招呼了幾名一起被保送到經管學院研究生的同學,希望能自己成立公司,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師的支持。這個公司除了總裁、首席科學家等職位外,其他重要的崗位就是由9位保研學生擔當。
民主決定職務
有了公司就必須要分工,但是本來都是平級的同學,到底誰當什么職務,誰聽誰的?這一敏感的問題并沒有成為他們的難題:辦法很簡單,開會民主決定。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1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