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開會,各自說出自己的擅長、優勢和實習工作經歷,大家共同決議分派職務。王璐雖然是個女孩,但是實踐經驗豐富,而且也是她聯系的項目,所以就成為了團隊中的常務總監,其他幾名同學也都被分派負責市場、技術、管理等不同領域。
分工只是第一步,由于專業各異,很多同學其實都不了解他們要做的是個什么項目,于是大家開始集體惡補這方面的知識,一次次熬夜開會做創業的計劃,什么都是從零開始。
參加比賽宣傳項目
缺乏實戰經驗是所有大學生創業共同的問題,所以他們選擇參加比賽,讓評委一次次給自己“挑刺”,以進一步完善方案。同時,他們也把這當成是宣傳自己公司的渠道,希望在比賽中可以得到很多風險投資機構的關注。如今,他們已經得到天使基金的投資,另外的投資項目也正在洽談中。
和開小店、小公司這樣的普通創業不同,科技創業往往需要有很大金額的風險投資。而且,由于新科技往往市場知曉度還低,所以他們選擇參加各種創業比賽來宣傳自己。
拓展國際視野
此前,他們把公司的目標定位在國內市場,希望能在國內的創業板塊上市。可一名發明家協會的老師表示,既然這樣的產品比目前國際市場的產品都要好,為什么不能進軍國際?
于是,在比賽結束后,他們有了更多要做的事:“我們以前確實保守了些,現在有了更多的信心,準備申請全球專利。”和普通的創業相比,他們進軍國際的目標和步伐要快得多。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2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