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業教育有哪些“軟肋”?
專家分析,其一,缺乏系統科學的創業教育理念和體系。創業課程多是引進自國外的教育體系,而且零碎,未針對中國文化、學校特色進行系統地研究和修訂。創業課程的內容以知識傳授為主,實踐環節薄弱。
其二,創業教育師資缺乏,受眾面很窄。目前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往往缺乏實戰經驗,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傾向于理論說教,對學生缺乏吸引力。雖然教育部已連續舉辦了幾期創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培訓教師500多名,但這對國內1000多所高校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其三,高校保障創業教育制度不健全。大多數學校沒有對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政策資金支持,很多學校缺少體驗創業的基地和場所。
推動大學生創業需多方攜手
在調查基礎上,專家認為,推動高校畢業生創業需要政府、高校、產業三方攜手。
調查顯示,93.49%的政府部門表示“已經或正在制定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82.38%的地方制定了相關規定,保證畢業生創業投資程序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只有3.12%的高校學生認為所在地的創業扶持體系已經較為完善;認為自主創業促進體系的運營管理機制上存在缺陷的有3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