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藥不再撕心裂肺地疼 醫用膜取代紗布
受了外傷,換藥時,由于紗布會粘在傷口上撕扯時,產生撕心裂肺的疼痛。多少年了,一直沒有改觀。
吳斌是個個頭不高的小伙子。2005年,他作為武漢大學醫院臨床醫學的學生,分派到中南醫院實習。當他一次又一次目睹,病人因傷口所帶來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時,他在想,有沒有可以既能治愈傷口,又不粘傷口的保濕敷料?
他了解到,在國外廣泛應用的硅膠,不粘傷口,但價格奇貴。指導老師告訴他,實際上甲殼素是具有這種功效的,但尚沒人開發。
在指導老師的支持和團隊的努力下,“殼聚糖生物醫用膜”終于誕生。這種膜有點像果丹皮,但它透氣、不溶解。在臨床應用中具有止血、消炎抑菌和促進組織生長作用,能有效縮短治療周期,減少患者的痛苦。
2006年,吳斌已順利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在找不到風險投資的情況下,吳斌和同學們拼湊了10萬元,開始了產品的研發。因資金不足,大家一起搭伙,在群光廣場Cye.com.cn后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吃飯、睡覺、辦公等活動都在小屋里進行。一住就是一年。終于,一位民營企業家認同了這群年輕的創業者,給予團隊寶貴的啟動資金。
2008年初,公司進入最困難的階段,沒有任何盈利,就這樣挨過了3個月,一批有豐富營銷、管理經驗的人員紛紛加入。公司成功注冊,這只是創業路上的一小步。要打開市場,公司管理、市場推廣、盈利模式就像重重關卡一樣,攔在面前。好在,這一切都被吳斌和他的團隊克服。今年,他們預計可盈利80多萬元了。
電腦虛擬房子 鼠標拖來家具 10分鐘能看到裝修效果
今年25歲,個子不高、身材單薄、其貌不揚的他設計了一套全新的虛擬現實的軟件系統,可根據圖紙將建筑、房子利用三維技術,在電腦上的虛擬社區里,真實反映出來。甚至可以通數據測算,讓人走到房間里,看到窗外的景色,甚至是陽光一天的照射情況。
美國有一款著名的虛擬現實游戲叫做“第二人生”,即每個人可以有第二個身份,在跟現實中一樣的虛擬社區里,展開新的生活,新的社交。這樣的虛擬現實技術,是美國最頂尖的技術,多用于游戲的開發。
“美國這樣的技術很成熟,只不過需要多個軟件支撐,而這些軟件都有著昂貴的使用費,在我國還很少使用,特別是建筑行業。”王淼介紹道。
基于這個基礎,王淼發明了全新的應用軟件,不僅可以快速生成虛擬現實社區的場景,還能展開互動。室內設計師們運用這個軟件,可不改變原有的制圖習慣,將客戶看中的家具、建材,用鼠標拖到“房子”里,10分鐘后,客戶就能看到裝修后家的效果。
幾乎所有的風投評委們都認為,王淼的這個項目,將來可以在多個行業里發揮效益。如游戲、房地產、家裝、政府市政建設、廣告品牌推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