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二:缺乏創業技能
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眼高手低,當創業計劃轉變為實際操作時,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創業無異于紙上談兵。一方面,大學生應去企業打工或實習,積累相關的管理和營銷經驗;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提高創業成功率。
從“低科技”中把握機會,開發高科技領域是時下熱門的課題,但是,大學創業機會并不屬于“高科技”領域。然而在運輸、金融、保健、飲食、流通、服務這些所謂的“低科技領域”也有很多機會,關鍵在于創新開發。
創業一定要有創新,但微小型企業比較適合選擇局部創新、小革小命的項目,集中在“小而特”、“小而!、“小而精”、“小而深”的方向上初創起家。
風險三:融資渠道單一
資金是大學生創業的第一難題,大學畢業生有的剛工作不久,有的甚至連工作都還沒有,而大多數家庭又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持家中的孩子來創業。其實不僅僅是大學生創業,這對于大多數想要創業的人來說都是很難跨過的一個坎!甚至于很多想要創業的人在創業資金這第一道檻上就被擋住了。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等融資渠道。
國家對此出臺了相關的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大學生創業貸款辦理方法。詳細了解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條件之后,填寫申請書、設定貸款金額、貸款期限、償還方式,才能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計劃,降低創業風險。
風險四:社會資源貧乏
企業創建、市場開拓、產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調動社會資源,大學生在這方面會感到非常吃力。樹立企業形象,廣交人脈,建立一定的客戶基礎。平時應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自己人際交往的范圍。
創業前,可以先到相關行業領域工作一段時間,通過這個平臺,為自己日后的創業積累人脈。大學生只有獲得家庭在人、財、物多方面的支持,或者關鍵商務人士的支持或大學教授的輔導,才能增大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大學生創業的第一個營銷任務就是要把自己的創業計劃向親朋好友推銷出去,獲得他們的首肯。
風險五:管理過于松散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必須組建一個優秀的團隊,提高專業能力和整合能力。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伙創業、家庭創業或從虛擬店鋪開始,鍛煉創業能力,也可以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
從創業計劃編寫、修正,團隊組建、職掌分配與管理規章,營運計劃的配置與管制,檢討與修整等,應該運用科學系統掌握創業行業領域的實用技能,在專業技能上要精益求精,再由經驗中來檢驗,建立創業的穩健運行模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