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大都是公共選修課程,記者翻看《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有“什么是企業”、“為什么要發揚企業精神”、“什么樣的人能成為成功的創業者”、“如何成為成功的創業者”等幾個部分,而且均停留在“普及基礎知識”的階段。而對于那些真正打算創業的大學生,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為了彌補任課教師缺乏實戰經驗這一不足,許多高校聘請一些企業家或社會上成功創業的人士為學生們作創業教育講座、傳授經驗。這種講座往往基于演講者們的親身見聞體會、成功創業的經驗,“故事性”較強,因而容易受到學生們的普遍喜愛。但是由于無法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又缺乏長期性和充足的資金支持,因此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
而學校組織的大多數創業社團活動只是流于形式。從社團成員的構成比例來看,一般是大一成員占絕大多數,大二成員擔任領導骨干。但大一學生真正有創業打算、頭腦和想法的人不多,到了大二由于興趣的消退、課業繁忙等原因,又都一哄而散。這樣一來,社團即使有優秀活動項目也沒辦法很好地傳承下去。更為關鍵的是,學生社團由于缺乏權威指導、資金和學校優惠政策的支持,也很難對社員進行專業的教育,更別說領導社員實實在在做項目。
尚需不斷探索創新
高校創業教育,近年來省內高校通過一步步探索和創新,也有了一些較為成功的范例。
山東師范大學的創業教育課程已開設第三年,每學期報名選課的同學都非常多。在教學方面,設置了多項課堂模擬訓練,包括成功或失敗的創業案例分析、以話劇形式模擬企業運營等,都由學生自己組隊完成,課堂學生參與度可達到80%。擔任教學任務的陳正教授認為:“這門課的真正目標也正是為想要了解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
曲阜師范大學的未來青春創業社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這一項目旨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利的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如開設創業課程、講座進行專業指導,提供資金援助和必要的市場信息等。創業社自去年開始籌備,今年3月正式揭牌。他們與當地工商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創辦了SYB(Start Your Business)培訓班,印發專門教材,培訓結束后組織考試并頒發證書。據社團負責人介紹,學生憑借證書可以從有關部門獲得無息貸款用于投資創業的優惠。目前,該社團扶持的項目中已有“曲阜市尚萊特家政服務中心”、“曲阜市玻璃球廣告設計中心”兩個項目成功地完成了注冊。
自2005年起,濟南大學每學期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課程,采用KAB授課體系,包括“學科課程”、“活動課程”以及“實踐課程(商業模擬游戲)”,近幾年,濟南大學已經有1260名同學接受了系統的創業課程教育培訓。在濟南大學建設的“創時代大學生創業街”記者看到,數碼產品、運動鞋、服裝、化妝品、飾品等,應有盡有。2009年9月,濟南大學利用后勤處提供的28個房間,依托管理學院的學生,按照“企業投資、學生經營、第三方監督”的模式,使大學生能夠在“整體投資風險可控”的限度內,切實進行實戰創業鍛煉。而濟南大學酒店管理學院的“模擬業界市場主題餐飲經營”活動,開辟出了一塊成功的試驗田——“i轉角休閑餐廳”。學校不參與經營管理,完全由學生獨立運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