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如同戰場的商場上,這句話同樣適用。我所采訪的幾位同學的共識是,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要先搞清自己想干什么。先了解自己的目標,才談得上去了解雇主。這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應該開始了。接受采訪的同學都認為,只顧埋頭學習和放任自流都是對未來的求職極為不利的。
由于工作的關系接觸過成大量問卷和企業的人事經理的Universum資深雇主品牌管理顧問高穎指出:“自己喜歡什么對求職是最重要的,不要跟潮流,到底要干什么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熱情。不喜歡的事情是干不好的,更談不上什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了。” 高穎還指出,大學應該加強“興趣教育”,指導同學們建立對職業的興趣、熱愛和激情,給他們提供體驗的機會。
王誠同學雖然是學工科的,但是經過大學生活和社會活動,他覺得自己的性格和興趣更適合從商,因此他選擇了在研究生畢業后進商業銀行發展的計劃。從大三開始,王誠先后在IBM、甲骨文公司和寶潔公司獲得實習機會,同時在清華為Universum擔任校園大使,今年夏天他又獲得了一個赴美培訓的機會。
在商場上,是否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同在戰場上一樣,最終還要靠實力說話的。這一代學生的實力如何呢?在采訪中,高穎指出,這一代學生的英語能力明顯優于上一代,在商場上十分重要的表達和交流能力也有相當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實際操作能力不足的弱點。這也是許多雇主寧愿雇傭理工科學生填補傳統商科學生職位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