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就在你身邊
Universum調查揭示出一個問題:學生目前獲取公司信息主要通媒體和雇主的校園宣傳,不免有不夠客觀、不夠深入之嫌。同學們更希望能通過在公司工作的熟人和實習工作機會去了解公司的文化。商科同學們都殷切希望有實習機會,但是抱怨實習機會太少的同學也不在少數。業內人士表示,實習是找到理想工作的敲門磚。
不可否認的是,實習是鍛煉商業操作能力的最好機會,同時目前進大公司和國企實習的實習機會卻遠遠不能滿足商科同學的需求。對商科職場有廣泛了解高穎的建議是,“放下身段,有什么干什么。抱怨機會太少是沒有用的。實習最重要的目的是了解現實社會和生活。如果把眼光放開一些,你就會覺得豁然開朗,機會也多了起來。NGO、小企業和各種社團都可以提供鍛煉的機會。”
王海青同學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參與美國跨國界的NGO“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 的志愿工作。王海青同學非常推崇作為志愿者獲得的鍛煉,她說:“志愿者的經歷對商科學生求職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在國際性的NGO的經驗。這類組織運作非常現代化,與國外企業非常相似,組織結構不官僚、人際關系和諧、工作環境快樂,有很好的學習和鍛煉機會。”
憑借在“青年成就”的經驗,王海青此后先后順利進入殼牌(Shell)石油公司和著名的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 咨詢公司實習。高穎說:“優秀的商科學生都經歷廣泛。大學生應該抓住一切鍛煉機會,從中吸取一切能吸取的東西,并且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一步一個腳印,從小企業做起,再到到大企業。這一代人還是有優勢獲得很多發展機會的。”
即使在進入著名咨詢公司實習后,王海青仍然堅持志愿者的工作,因為她享受這樣的經歷。南開大學的張正同學也是從NGO起步的。她在AIESEC(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從事志愿工作已經很久,目前擔任該組織在南開大學的副主席,不久將赴馬來西亞年出任該組織總會的副主席。對于將會中斷一年學業,張正表示,專職擔任一年AIESEC的副主席將是最為難得的鍛煉機會。知識是可以書本和課堂上學習的,但是商場上所需要的領導和溝通能力只能在實際工作中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