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南京師范大學附近的漢口西路是一條創業街,不少大學生在這里擺設地攤,經營時尚服飾和各類文化用品,絕大部分經營狀況良好,特別是每年大學新生入校后,各店生意非常紅火。另外,南京不少高校在校園里專門開辟了超市、報亭等,勤工助學的同學可以賣報紙、文具以及生活用品等,賺取生活費。另外一些高校會定期舉辦跳蚤市場,有很多大學生通過擺地攤的方式來進行商品交易。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雖然許多大學生認為,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大海,隨時有危險,但是仍有不少大學生選擇“小本經營”,通過擺地攤、開網店等多種簡單操作的形式來賺取第一桶金。
擺地攤積累創業經驗
“擺地攤,面子全都得放下來,什么困難都可能遇到!狈饺珓偈且幻笕膶W生。大一時,他為躲避城管,“打游擊”似的擺過近3個月的地攤,主要賣數碼產品!敖裉鞌[,明天收,顧客都對你不信任,對售后服務不放心,顧客自然非常少。”擺地攤的經歷,讓方全勝認識到實體店的優勢,也領悟到不少生意經,比如要注重進貨渠道,盡量避免多次“轉手”,否則利潤太低,他十分看重對顧客的服務,“我們做到同價質優,加上優質售后,就不怕沒市場”。跟同行競爭,他學會了讓利,同樣一副耳機,商場和超市里都要賣22元,他只賣15元;同樣一個U盤,數碼廣場里要賣上百元,他只賣55元。
短短一年,方全勝從擺地攤成功“升級”為擁有兩家連鎖數碼店的學生老板。他精心打造了數碼店的服務理念:這里什么都有,這里從不關門,這里東西很便宜。
比起擺地攤打游擊,方全勝認為實體店經營簡直輕松多了。但他至今感謝那段“不輕松”的擺地攤經歷。現在,他一個月能正常進賬4000多元,因為業務繁忙,他還招聘大學生過來幫忙。
記者調查了解到,大多數大學生在擺地攤的過程中體會了創業的艱辛,他們并不看重能賺多少錢,而是更加注重這種經歷所帶給他們的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