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教育評估咨詢機構麥可思公司針對2009年度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公布了相關調查報告——
■選擇創業比例還很低 報告顯示,2009屆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占畢業生總數的1.2%,與2008屆(1.0%)相比略有上升,與2007屆(1.2%)持平。自主創業目前還沒有成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時的主要選擇。 從學校類型來看,2009屆“211”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所占比例為0.4%、非“211”本科院校為0.8%、高職高專院校為1.6%;從2007屆到2009屆,高職高專自主創業比例遠遠高于本科。越是就業好的學校,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就越少。 ■創業行業主要是銷售 2009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行業技術成分不高,主要集中在個人服務和銷售行業。在排前五位的行業中,創新水平相對較高的各類專業設計與咨詢服務業,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加起來僅占14%,比例偏低;而零售商業、批發商業就占到了約40%。 ■資金來源主要靠父母親友 研究顯示,2009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和個人儲蓄,占到81%,而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和政府資助的極少,這兩個特點與2008屆相似。有創業意愿但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大學畢業生不容易實現創業夢想,2009年開始的政府對2009屆大學畢業生的自主創業的資助并沒有實際增加,資助政策未見效果。 ■創業者收入高于打工者 大學生創業者是一批對收入有更高期待的人群,2009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收入期待底線(2429元)高于同屆受雇畢業生(2024元)約20%,而通過創業他們的收入(3028元)確實高于受雇的同屆畢業生(2225元)1/3以上。 ■創業地多半在家鄉 2009屆大學畢業生在家鄉省創業的占3/4,其中在外省讀大學后返回家鄉創業的是14%;在家鄉省以外創業的占1/4,其中留在讀書所在地創業的是6%。其原因可能是畢業生創業的資源更多地來自于長輩,包括資金和人際關系等,因此家鄉能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 ■創業項目與專業相關性不大 比起其他就業群體來,創業項目與創業者專業學習的相關性不大,約為36%,而相應地,受雇就業者的專業相關度約為64%。這是因為普遍來看,創業更需要溝通、決策、管理等基本能力以引導創業項目走向正軌,而專業能力不足則可以通過雇用擁有相關技術的員工來彌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