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維基百科,美國最大的50家網站的登錄用戶都會受到網上追蹤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泰戈爾的名句在網絡時代恐怕不適用了——網絡時代,雁過無痕只是神話。只要你“飛過”,網上的痕跡便重重疊疊,勾勒出你的輪廓。
比如,你可能不知道有一家名叫[x+1]的公司,但這家公司知道你的很多事情。卡麗·伊薩克只是曾經點擊過該公司的網站,[x+1]便對她的基本信息了如指掌:住在科羅拉多的斯普林斯市,是個年輕的母親,每年收入約5萬美元,習慣在沃爾瑪超市購物,經常去租片店租一些小孩看的碟。
《華爾街日報》近日做的調查顯示,全美最大的50家網站在每個訪問者的電腦上平均安裝了64種追蹤技術。
“收集客戶的信息和行為方式,是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做的事情。即使現在沒做,將來也會做。”對互聯網技術素有研究的魏章(化名)告訴記者,新型的網絡追蹤技術正在讓個人隱私無所遁形,而出賣客戶信息則成為互聯網新的生財之道。
可怕的數據中間商
[x+1]公司利用時下互聯網上非常流行的追蹤技術來收集用戶的網站瀏覽記錄,形成一個記錄人們上網行為的龐大數據庫。
它不記錄人們的姓名,但會將收集到的個人標識與其住房擁有情況、家庭收入、婚姻狀況和常去的餐廳等眾多信息進行交叉比對和匯集,然后通過統計分析,推測上網者的個人喜好。
當這些信息被賣給信用卡公司時,該公司會根據[x+1]公司的計算結果來決定向其網站的訪問者顯示、推薦哪一款信用卡產品。當然,信用卡公司只是[x+1]公司的客戶之一。
紐約的Lotame公司則通過一種名為“燈塔”(beacons)的復雜追蹤軟件來實現對用戶的監(jiān)控。“燈塔”有時也會被稱作“網絡爬蟲”,是一種很小的在網頁上運行的軟件。它們可以記錄用戶在網頁上的操作,比如他們打了什么字,鼠標移動到了什么地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