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海都市報《三個80后的創業故事》想必給了許多正在踏破鐵鞋為就業奔走的許多年輕人,尤其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很大的觸動。或許你會羨慕他們幸運獲得了青海青年創業園這樣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遇到了那么多的好心人相助,運氣也不錯。其實,他們的遭遇恰好應了一句老話:機會屬于有準備的人。
青年創業園善莫大焉!這幾位創業者因為成功而見諸媒體,走進我們的視野,其實,我想說的是,即便他們沒有成功,但只要具備自強不息、永不言敗、勇于進取的精神,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那些“啃老族”,豈可和創業中遇到失敗和挫折的人相提并論,只要有了這樣的精神,最終的成功不會是意外。
我曾聽到這樣的言論: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成功率并不高,遠低于一般企業家們的創業成功率,我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在我看來,他們最大的本錢是年輕,年輕就意味著輸得起,失敗了可以從頭再來,他們缺少的是歷練和進取心。不要把成功的標準定太高,以為發了大財、名滿天下才叫成功。一個人能自食其力,對社會有所貢獻,對自己的親人有所幫助,就可以被視為成功。
創業是艱辛的,而且創業并不意味著必然成功,但成功的人卻必須付出奮斗。我想,在漫長的人生中,人總是要經歷一些艱辛和苦難的,而所謂成功的人,就是把艱辛和苦難安排在了前半輩子,而不是相反。
據說,有人在郭沫若跟前論及年輕人的進取精神,感慨地說:“后生可畏。”郭老接了一句:“后生更可敬。”對年輕的創業者,我心懷敬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