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學藝術設計專業的劉海泉從吉林藝術學院畢業,2009年春節過后回到家鄉,聽說東北襪業園扶持大學生創業有許多政策:扶持每個大學生開辦一個襪廠、提供10臺襪機及輔助設備、5萬流動資金,廠房三年減免租金……就這樣,劉海泉報名成為了東北襪業園第一批大學生創業者中的一員。經過三個多月的學習和培訓,劉海泉創辦的企業遼源市選擇襪業有限公司,終于在2009年6月份正式生產了,那年劉海泉25歲。
做“腳上的藝術品”
“當時,與別人合租一個350平米的廠房,看著10臺襪機的運轉,聽著機器的轟鳴,心里別提有多美了。”公司開始運行后,劉海泉心中暗暗盤算能獲得多少利潤。“建企業容易,發展企業難。”劉海泉的襪業公司成立后, 襪業園的扶持政策接踵而來,擔保公司幫助擔保,銀行幫助貸款,人社局幫助創業貸款貼息,劉海泉得到了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劉海泉決心做腳上的藝術品,以質取勝。
起初,劉海泉創辦的襪企總共十幾個人,10臺襪機,總資產不到50萬,年產值不到100萬,生產步入正軌后,襪子已經銷往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十幾個大中城市。目前,選擇襪企已擁有30多臺襪機,員工近40人,資產近170萬,年銷售收入近400多萬,年凈利潤近50多萬。
2010年5月劉海泉正式搬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成為當時五家孵化成功的創業大學生之一。孵化成功后,東北襪業園依然扶持,目前劉海泉已擁有30臺襪機,東北襪業園預計今年繼續為他添購18臺襪機。2011年7月,他的公司選擇襪業正式加入吉商商會,成為一名理事單位。
“零門檻”支撐創業
近年,為促進全省大學生創業,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全省人才中心系統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為大學生創業搭建平臺、提供服務、給予諸多政策支持。2011年,根據我省實際,提出創建大學生創業園,到2011年底,全省已經擁有31家創業園,其中,包括科技研發類、農業科技類、綜合類、文化產業類、生產加工類及市場研發五大類,共吸引了1821名大學生創業,帶動6373名大學生參加。
“創業是更高層次的就業,讓洼地效應"蔓延"。”正如省人才中心主任姬國海所講述的,很多大學生通過我省的“零門檻”支撐創業,實現了創業就業。
設立專項基金
為扶持大學生創業,解決在創業過程當中的資金困難,我省對創業大學生進行資金扶持。按規定,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比照靈活就業困難人員享受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對參加創業培訓的,可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年主營收入5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3年內免收和暫停各類收費,并按照企業實繳地方稅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最高補貼額度為2萬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