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一切浮華的外衣,電子商務本質上只是一種零售渠道。只不過它借助互聯網技術,呈現出了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零售業態的表現形式。
既是零售,就逃不掉毛利、規模、運營效率這些最基本的招式。毛利是零售業生存的基石。根基的扎實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上層建筑的能夠達到的高度。本文將從這個角度切入,對零售業進行一番系統的梳理。
毛利概況
圖1.零售企業業毛利率
(數據多有調整,詳細說明見后文)
這五家公司囊括國內國外、不同零售業態,以及不同零售行業。沃爾瑪和亞馬遜分別代表國外傳統零售和電子商務行業。蘇寧電器、銀泰百貨、當當網分別代表國內家電專業賣場、百貨商場和圖書、百貨電子商務。
從圖1可以直觀的看出,國外零售業毛利率遠高于國內零售業。而在國內零售業中,電子商務毛利率又進一步低于傳統零售業,并有繼續下滑的趨勢。下面我們開始逐家對比分析。
沃爾瑪:巨無霸依舊獨領風騷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1951年開始經營雜貨店,但直到1962年才在阿肯色州開出第一家沃爾瑪折扣店。1983年,沃爾瑪成立第一家山姆會員店(Sam’s Club)。1991年,沃爾瑪開始國際化經營。2000年,沃爾瑪電子商務業務上線。
表1.沃爾瑪主要業務形態
目前,沃爾瑪在全球27個國家進行經營,擁有10,130家門店,雇員近220萬。其銷售的商品覆蓋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2011年,沃爾瑪的銷售額高達4189億美元。
為了更形象地認識沃爾瑪,我們作一個比較。據艾瑞統計,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7735.6億元,這是中國全電商行業多年高歌猛進以后取得的成果。但這個金額尚不及沃爾瑪過去六年里銷售額的增量。2011年沃爾瑪的銷量較2005年增長了133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425億。
圖2.沃爾瑪銷售額和毛利率

沃爾瑪的到店物流采取兩種方式:廠商直供和配送中心統一配送。對于經由其自有配送中心配送的貨物,沃爾瑪會向廠商收取約3.5%的配送費,以暗折的形式直接在貨款支付時收取。這部分費用在財務報表里直接體現在成本中。
為了使數據具有可對比性,我們將這部分成本加回到毛利。以2011年為例,美國本土沃爾瑪配送中心配送的貨物占其年銷量的77%。粗略估算其配送費用為3.5%*77%=2.7%。在將這一數值加入其財報毛利率后,得到數據如圖2所示。
1991年,沃爾瑪即超過西爾斯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大零售商。但此后沃爾瑪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最近二十年,其銷售額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2%。若論絕對增長數,其它零售企業更是無法望其項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