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個月起,我市實施大學生在農業生產領域就業創業扶持新政策,鼓勵更多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廣闊天地施展才華,為發展現代農業儲備一批新型人才。
據了解,我市于2009年出臺了扶持在農業生產領域創業就業大學生政策。到去年底,全市獲得市級補助的大學生已有420人。“準入門檻過高、人才引進渠道單一等因素使得扶持政策難以發揮更大的引才效應。”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
新政策重點對專業、生產面積、補助名額等要求作了調整。在大學畢業生學歷要求上,放寬到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并不要求涉農專業;在申報對象上,增加較大規模的縣級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20人以上,年經營收入200萬元以上);降低補助規模標準,農業創業扶持和人才引進補助的規模標準在原基礎上下降20%。
加大補助力度。服務面積3000畝以上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糧食生產服務組織引進補助名額為1人,達到6000畝以上的引進補助為2人;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和農林牧漁場引進補助的名額從現行的1名增加到2名。
完善對創業就業大學生的服務和管理。參照大學生村官的有關政策和省里政策,要求縣(市)區和鄉鎮(街道)在招考事業編制農技、農經人員時,增加部分定向公開招聘的名額用于從事基層農技服務工作3年以上且表現突出的創業就業高校畢業生;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對聘用大學生較多、相對集中的鄉鎮,實行主體承擔,縣(市)區財政補助等辦法,建立以鄉鎮為單位的大學生集體宿舍和交流活動場所;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市農業部門定期開展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培訓,舉辦面向農業領域創業就業崗位的專場招聘會等。另外還將對表現突出的農業經營主體、創業就業先進個人,開展“十佳農業就業創業之星”、“優秀引進大學生創業就業經營主體”的評選,并給予表彰及獎勵。
力爭到2015年底,全市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農業產業基地服務組織、較大規模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糧食生產服務組織均有1名以上大學畢業生從事農業生產或經營,全市在種植業、養殖業領域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力爭達到1000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