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總書記胡錦濤主持下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4%,創32個月以來新高,數據發布后的次日,加息和調減利息稅兩項政策同時落地: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利息稅下調15%。消息公布當天,上證指數大幅反彈145點,再次突破4000點關口。
目前,對本次調控的解讀還尚未完成,是“利空出盡”還是新一輪加息周期的開始?股價和房價還能走多遠?這些都是投資者和旁觀者們極為關切的問題,而更加令人關切的問題則是,“天下寒士”“安得廣廈千萬間”?
7月21日,調控政策公布的次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和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共同舉辦的“天籟之音·巔峰對話”第三場論壇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的所長陳淮、路勁基建董事局主席單偉豹、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就中國房地產的價格與結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同時,經主辦方同意并經本人審核,本報整理了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的內部講話,以饗讀者。是為21世紀北京圓桌第141期。 房產價格聽誰的?
《21世紀》:本輪地產宏觀調控從2003年下半年的121號文件開始,直到昨日公布的“加息減稅”措施,四年的時間,房價依然且調且漲,調控政策為什么沒有實現房價的大幅下降?房地產價格到底該聽市場的還是聽政府的?
陳淮:常常聽到媒體說住房困難,我認為說中國面臨的住房困難是虛假的,中國面對的不是整體性的住房困難,而是沒有實現人人有房住;其次大多數人還沒有自己的房子;第三是資源存在著不均衡和浪費。至于房價為什么會漲,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象我們這個桌子能坐18人,后面的人只有出更高的價購買,才能得到我們的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