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九:贏得起、輸不起
職業經理人后發創業時,也許工作十年或二十年了,與社會的關系程度高,從而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比如有家庭,一旦創業,不但你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整個家庭都得跟著你改變,然后你上有老,下有小,你還有社會很多跟你關聯的人,你一旦創業失敗影響面太大,你失敗的話,最后造成社會波及面很大,你只能成,所以叫贏得起,輸不起。作為Cye.com.cn經理人后發創業,盡管是職場精英,關系廣泛,但是經理人的資源都在人脈鏈上,不在資金鏈上,輸了缺乏資金的輸血,所以周圍的人脈關系干著急,使不上勁,所以,只能贏得起,而輸不起。而作為原發創業者,不存在這個問題。我也輸得起(本來什么就沒有),我輸了從頭再來,因為輸的成本幾乎是零。
障礙十:試錯的成本高
創業就是一場試錯,未來的風險都是不確定的,原發創業者也是一個一個在試錯,其實每一個創業成功人士與其說他多么高瞻遠矚,發現了什么機會,不如說他是在不斷地試錯,只是試錯的次數多少而已。他不知道哪個對,但是他可以試,這個不行,換一個,在不斷的試錯中總會找到成功的機會。作為后發創業的人,其實也是在試錯,而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后發創業的,試錯的時候成本高,越成功的人試錯的成本越高,太高的話,一旦失敗心情受挫,名譽受損,社會波及面比較大;同時時間也不允許經理人有更多的試錯機會,畢竟人生短暫,經理人畢竟年齡偏長。
障礙十一:角色錯位,利益失衡
這個問題一般不注意,高級職業經理人的職業化習慣是其角色定位定型,即他在企業日常運營中會考慮兩個方面的利益,既考慮老板的利益又要考慮員工的利益,就像一場排球賽,他就是中間一個裁判,一邊是老板,一邊是員工。職業經理人長期的職業習慣,在老板利益和員工利益的博弈當中,取得了一種動態平衡,于是企業組織是健康的,能夠在平衡中發展。但是高級職業經理人把自己的這種職業習慣帶到了創業現場,而他還是在裁判位置,在排球場的中間線,盡管自己投了資,朋友投了資,或者搞到了風險資本,但是這場球賽當中只在半個場地舉行,沒有老板,只有員工,員工的利益一拉他就跑到員工這邊去,就是沒有人替老板,替投資人說話,盡管他是老板,但是他的角色還是職業經理人。最后他跑到員工的半場,在半場中間當裁判,這個企業組織利益不平衡,是失衡的,是不健康的,這個組織肯定無法前進,車不平衡要翻車,船不平衡要翻船。這就是職業經理人在后發創業時角色定位錯誤導致創業失敗。
障礙十二:缺乏必要的創業教育
目前是市場化的初起階段,盡管很多人想創業,但整個社會還缺少創業經驗的積累和知識的教育。原發創業者可能有很多創過業的人來跟你講創業,但是職業經理人在后發創業的時候很少有創業家來指導,因為經理人大多都認為自己比老板高明,他也不會聽老板的。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這些案例有成功的,有失敗的,很少人把這些案例實質的全面的東西總結出來,即使有人總結,也是支離破碎,甚至是片面的錯誤的東西,即成功和失敗的歸因都是錯誤的,大都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創業就想造船需要必備的造船知識、工具和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