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經濟社會認知的轉變,“創業”已經成為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有魅力的一個詞匯。人們逐漸認同了社會上逐漸涌現的“創富英雄”,因而會使“贏在中國”這樣的創業選秀節目能夠出現在素有“風向標”之稱的央視的舞臺上,并為人們所喜愛和津津樂道。與此同時,一些有思想、有創意、有成功的從業經驗且自身素質較高的專業性人才逐漸不滿于平穩的打工生活,夢想著擁有自己的一份事業,因此導致了這樣一種情形,即公司辛苦培養出來的有能力的人才逐漸流失,都去開創自己的事業了,而能夠留下來的,愿意為公司長期服務的員工又相對缺乏開拓能力和創新精神,這種情形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桎梏。因此,怎樣理順員工和老板的關系、打工和創業的關系是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命題。
創業型公司組織模式是針對這一問題而提出的尚處于探索期的公司運營形式。目前,在一些大型的集團化公司中已經出現了創業型組織形式的萌芽,但完全的創業型組織模式(即公司員工無論職階高低均具有同等的創業機會,公司架構和運營流程圍繞“創業項目遴選”這一主業開展)尚未出現。
一、模式簡介
以公司現有的人力資本和資金實力為基礎,實施以“公司投資、員工創業”為發展方式的集團化擴張。公司運營流程如下:
1、公司每年根據年度盈利情況拿出部分利潤作為“創業基金”,該基金由公司董事會管理。
2、根據基金額度和公司發展現狀,在公司內部提出項目征選通告。
3、員工(可限定為為公司或子公司服務一年以上,為公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員工)個人或由3-5人組成的團隊提出創業項目,并提供完備的創業計劃書;創業項目可以脫離公司現有產業,也可以是對現有產業的改良或補足。
4、公司組織對創意人和創業計劃書進行考核和遴選。公司董事會成員、公司高層領導和部分外聘專家作為評委組成“項目遴選委員會”對被選人員和項目作出評價。只有那些具備創業素質的人員(或團隊)所提出的有創意、有前景的項目才能獲得支持,優秀的人員和優良的項目缺一不可。(創意延伸:可以把活動做成電視節目方式進行傳播,對公司鼓勵創新并勇于創新的形象塑造和公司知名度提升有積極意義)
5、公司投入一定的資金實施獲選項目,項目創意人或團隊占有少量股份并全權負責項目的開辦和運營管理,公司占大股并對運營情況實施監督,公司可成立創業輔導體系來幫助初創企業的成立和成長,提高創業成功率;
6、投資方式以階段投資為主,在新項目運行失敗時可以撤銷原有計劃的投資,以減少損失;
7、獲得成功的項目產生的利潤注入創業基金,以選擇更多的創業項目,形成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