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到2008年,這一領域主要投資寥寥可數:
2006年,58同城曾獲得來自軟銀賽富500萬美元的第一輪投資,兩年后的2008年,軟銀賽富追加4000萬元。
2007年,搜搜客獲得D&H Capital和Asian Groove HK基金旗下的Powerway公司1.2億元,之后沒有了融資下文。
趕集網此前由于沒有資本入駐,依靠將牌照租給Google獲得部分投資,2008年6月,趕集網獲得風投。
從2008年到2010年4月的這兩年內,分類信息行業陷入投資低谷。這期間無一分類信息網站獲得大規模資本投入。2010年1月,263在線被迫賣身給趕集網
2010年4月,58同城獲得1500美元投資,1個月后,趕集網也獲得諾基亞成長伙伴基金和藍馳創投2000萬美元投資。
一位投資人對騰訊科技表示,目前除了政府資本因為“物聯網”概念打算投資分類信息領域外,一些財大氣粗的VC也在幕后尋找合適的操作對象。“之所以投資看漲,是因為分類信息本身有著巨大的用戶,國內經過四五年市場培育,加上移動互聯網的日益成熟,該死的已死,該收獲也已經開始收獲。”
盈利依然待突破
實際上,雖然分類信息的老兵、新涉足者和資本方都重新燃起對分類信息的熱情,但這一領域仍然存在著致命的風險:盈利模式的困頓。
此前,有業內人士曾將近3年來國內分類信息網站大敗退的原因歸結如下:
其一,分類信息網站技術門檻低,內容同質化嚴重,眾多網站難以形成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其二,分類信息的盈利渠道較為單一,主要來源于商家付費、會員、銷售廣告及與搜索引擎的聯合推廣等,廣告市場有限,收入難以突飛猛進,對資本方依賴較高。
據消息人士透露,雖然58同城和趕集網度過了最困難的三至四年,但國內分類信息網站的盈利能力還非常低。業內人士建議:將移動分類信息市場向二三線城市突圍,以及跟物聯網掛鉤,對于目前企業而言,或許是兩條不錯的路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