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歐美 轉戰中國
近來品牌商都在調整內地與國外的價格差距,并且加速圈地,到處開店。以前很多奢侈品都“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而現在紛紛轉型“Made for China”(為中國生產)。
按照安永咨詢的數據,中國有1.75億的人口可能成為奢侈品的消費者或者潛在消費者。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群體支撐下,奢侈品牌開業的速度非常快。LV在兩年的時間里,在中國的22個城市開了27家店,包括西安、烏魯木齊。歐米茄手表最近幾年在全球開了20家店,其中有14家落戶中國。2009年1月,古琦在中國17個城市擁有25家門店,新增店面大多集中在二三線城市。
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影響,歐元大幅貶值,從年初至今,歐元兌人民幣由“10”字頭進入“8”字頭。當人們正在享受歐元低谷帶來的購物快樂時,國人心目中的奢侈品牌前三甲LV、香奈兒、古琦在歐元區紛紛提價。
“很多高檔包不僅沒有夏日促銷,反而漲了價。”2010年6月25日香奈兒法國店鋪全線調價,平均漲幅為30%,漲幅最高達到41%。大牌每年調價是常規動作,但提40%的幅度還是頭一次。在巴黎,2.55中號款從1670歐元上調到2400歐元。同樣,LV在法國的售價也悄悄上漲。
此次漲價的矛頭直指匯率。2010年6月5日,歐元兌美元跌至4年多來最低谷,歐元兌美元跌幅超過15%。雖然全球經濟有所復蘇,大品牌們在2010年上半年的銷售額明顯增長,但它們仍選擇漲價來彌補匯率下跌造成的損失。
在這輪漲價中,國內的調價幅度相對較小,香奈兒7月初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調價大約在5%~15%,拉近了與歐洲的價格差距。
李青說,過去購買奢侈品的人無非兩種心理:炫富和送禮。然而在金融危機之下,購買奢侈品也成了一種保值增值的手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