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外部的挑戰
即便Google在核心業務上的發展緩慢,但也無法解釋為何其股價一直下跌的趨勢。股價代表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成長的信心,為什么投資者會看跌Google的未來?微軟不也一直在新產品創新上屢戰屢敗,而股價同時保持穩定嗎?因為一個并不在Google勢力范圍內的網絡世界正在蓬勃發展著,那就是微博和社交網絡,而Google則被完全排除在外,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未來也許沒有它的位置。
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時刻是在今年3月份,Facebook的流量首次超過了Google.com,這說明了社交網絡的擴大和不可忽視。即便是在中國也有這樣的趨勢,眾多白領都是在開心或者人人上獲取信息而非新浪搜狐等傳統門戶網站。
有更多的人相信,Facebook就是下一個Google.比如說早些時候,Facebook推出了“頂(like)”功能鍵,其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在其演講中作了說明。他表示,用戶可以通過該鍵來標注網站,而Facebook將會收集這些數據,從而向世人展現一個全球互聯網人群的分布圖。Facebook還將準備工具欄以使網絡作者們能夠在頁面的底部進行操作,從而使這些用戶可以在不離開當前頁面的情況下更新其社交網絡。此外,還有一些博客透露,Facebook可能正在試水一些軟件工具,以便讓任何網站的界面都具有和Facebook一樣的功能設置。
《紐約時報》就評論說,有鑒于Facebook不斷推出這些應用于其網站外的功能設置,它的公司策略開始顯得同Google的早期戰略頗為類似。搜索引擎一開始是為搜索者而生的,但后來隨著不斷發展,它開始將其搜索欄添加進了其他網站中,最后,它的廣告平臺也如此這般了。
而《財富》雜志的眾多采訪對象都提出,網絡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交網絡在一定意義上取代了搜索的功能。比如說,當我們要更換手機的時候,五年前,你可能只需要google一下,查看結果列表,做出選擇、購買,點擊搜索捆綁的一個贊助鏈接即可。但是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會通過Facebook詢問好友“我該買哪款手機呢”?或在Twitter上寫“誰了解塞班和Android系統的區別啊”?而團購網站上秒殺iPhone手機,你當然立刻注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